“我們研發的焊接機器人,工作效率一個頂十個人。”昨天下午2點多,中交三公局路澤太高架橋工程第TJ01標段項目部鋼筋加工廠里,高級電工張世杰驕傲地向記者介紹,在過去的十天里,這個新成員為加工廠省了不少力。
一個來回移動進行焊接作業的“機械手”成為全場的焦點,兩名工人將需要焊接的鋼筋骨架片抬到作業墩柱上,用錘子固定后,裝有氧氣等材料的焊接機器人就按照設定好的程序,開始自動焊接,只要兩三分鐘時間,一個用于橋梁墩柱澆筑的墩柱箍筋就焊接完成了。
中交三公局路澤太高架橋TJ01標段項目部項目經理吳豪介紹,一個墩柱箍筋有100個焊接點,人工焊接需要20多分鐘才能完成一個,而焊接機器人只要兩三分鐘即可,“采用這個焊接機器人代替人工焊接,不僅可以減少時間成本,而且還可以減少安全隱患、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機械手精密的編程設計可以實現精準焊接,提高焊接質量”。
說起研發這個焊接機器人的緣由,發明人張世杰說,工廠工作量很大,人工焊接不僅合格率較低,且成本越來越高,用于鋼筋焊接的機械手在市場上很罕見,主要難在工裝模具的設計、制作和程序編制等方面,“我們花了兩個月時間,經過四五次試驗、調整,才算合格,我覺得還不是很完美,精準度還可以再提高。”
吳豪說,這個焊接機器人運行得不錯,幾個月后,整個加工廠都將實行機器換人。
路澤太高架快速路項目副經理倪迪說,路澤太高架快速路項目是浙江省唯一一個第一批被列入十三五交通部鋼結構典型示范項目。下一步,這種焊接機器人將被運用到整個路澤太高架快速路工程,并延伸到整個墩柱焊接施工、蓋梁鋼筋焊接施工等多方面。
“機器換人是趨勢所在,焊接機器人的成功研發,將大大提升路澤太高架快速路工程的進度,為打造全國鋼結構橋梁樣板工程打下了結實的基礎。”倪迪說。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