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主播、游戲主播、喊麥主播;快手、美拍、抖音……近年來,網絡直播日漸白熱化,短視頻領域也正異軍突起,隨之而走紅的是“網紅+電商”的商業模式。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在許多知名直播和短視頻平臺上,活躍著許多臺州面孔。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臺州人,正在借助這類平臺,投入時間和資金吸引關注度,以網絡營銷的模式,將臺州產品帶入大眾視線,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他分享的短視頻
把海鮮從溫嶺賣到全國各地
不久之前,溫嶺石塘漁民朱振星成了“網紅”。他在“快手”視頻平臺上發布的一條日常捕撈途中的短視頻,一夜之間點擊量突破百萬,頓時吸粉無數。

朱振星今年33歲,已從事海上捕撈18年。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在茫茫大海上捕撈各種海鮮,每半個月收成歸來,將海鮮運到碼頭賣給來批發的商販。
“家鄉的漁民歷來都遵循這樣的買賣方式,也從沒想過改變和創新。”朱振星沒有想到的是,去年下半年,他隨意發到網絡上的一條短視頻,為他打開了一條新路子。

朱振星記得,那段時間“快手”APP正開始流行,自己也下載并注冊了賬號。海上航行時為了解乏,他也不時會發布一些海景或是海上生產的視頻,點擊量通常為幾千。直到有一天,他上傳的一段海上作業視頻點擊量竟高達180多萬,粉絲數躥到了4萬多。
突如其來的“走紅”給了朱振星靈感,他意識到,對于未曾出過海的內陸人來說,大海充滿了新奇,尤其是遠海捕撈,無論是海上的風景還是作業的場景,都能令他們振奮。這其中,或許就隱藏著商機。

“之后,我開始有意識地經營自己的賬號,除了海上作業,還會發一些日出日落的美景,以及市場上少見的海鮮。”正如朱振星所料,這些視頻內容吸引了一眾粉絲的眼球,點擊量動不動就有幾十萬,“遇上捕撈量大收網時,我還會開一場直播,讓粉絲直觀地看到第一手海鮮是怎么樣的,我們如何對其進行冷凍處理。這樣的直播很受歡迎,最多的一場有2000多人在線觀看,許多人都直呼要線上采購。”
人氣高漲后,求購海鮮的信息不斷,朱振星公布了自己的微信號,短短幾天時間,他的微信好友就達到了5000人的上限。
“許多顧客看了視頻后會來預定海鮮,我們就在網上直接交易,去掉了中間商,不僅他們買得便宜,我的利潤也高了。”朱振星說,目前,接到的訂單以北方城市尤其是東北三省為主。

朱振星的成功嘗試,周邊不少漁民看在眼里,也紛紛開始玩起短視頻。趁著春節在家的空余時間,他也開始思考接下來該如何借助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實現更好經營。

“直播+電商”
汽車用品企業線上日營業額超3萬
“你們現在鏡頭里看到的這款是冰絲汽車坐墊,它的后背是皮革的,拿在手上特別柔軟,舒適度很高,如果需要可以聯系一下我們的客服,我們會推送產品鏈接……”3月5日,在天臺坦頭鎮金恒德汽車用品城的圣宸汽車用品廠,一名銷售經理正在通過直播平臺向阿里巴巴上的客戶展示倉庫里的汽車坐墊、方向盤套等汽車用品。

在這場用時1小時56分鐘的直播里,這位銷售經理在視頻里詳細展示了6件產品的外觀、功能和制作細節,并詳細解答了阿里巴巴線上用戶提出的疑惑,直播吸引了1444人在線觀看,當天銷售營業額超過3萬元。

這場直播所依托的,是由天臺一家廣告傳媒公司打造的“1688視頻直播間”,該平臺致力于網絡視頻直播服務,主要為天臺各汽車用品企業提供阿里巴巴線上視頻直播以及線下直播培訓業務。
該公司營銷經理葉紫告訴記者,自己此前在杭州從事過直播平臺相關工作,累積了一定經驗,之所以來到天臺,是看中了這里發達的汽車用品產業鏈。

“公司的主要定位就是為汽車用品企業提供服務,我們有受過專業培訓、擁有固定粉絲的的主播,配套齊全的直播設備,一般提供兩類直播服務:一類是為阿里巴巴企業提供工廠的生產線實地直播,另一類是在直播間里為淘寶店鋪做小型貨品的展示。”葉紫介紹,企業負責提供產品和相關資料,公司的主播則負責整場直播中的產品介紹、展示和客戶互動,雙方配合得好,效果就很明顯。
在她看來,此前許多當地企業對“直播+電商”的模式并不熟悉,但幾家企業嘗試過后便嘗到了甜頭:“我記得有一場直播后,那家企業的日營銷額提高了25%,廠家特別滿意,當即和我們續了一年的合同。”

目前,該公司已與近20家當地企業開展合作。“和我們簽約的客戶中,阿里巴巴企業一般一個月直播4場,每次推薦5至8樣貨品,淘寶店鋪一個月直播20場,推薦貨品不限量,確定固定的日期時間進行直播,能形成良好的粉絲效益。”葉紫說。
如今,直播經濟遍地開花,在線直播售賣成為許多企業的營銷途徑,該公司也順勢推出了直播培訓業務。

“有些公司選擇讓員工上場當主播,但是他們不懂技巧和方法,我們有專業的人員可以對他們進行培訓。怎么和顧客進行互動,推薦產品的時間節點怎么選擇,這些都是有學問的。”葉紫說,當下直播領域仍是一片藍海,擁有高水平直播團隊的企業,在電商行業的競爭中容易占據更大的優勢。

記者手記
“網紅”即變現實力
當下,網紅經濟一片火熱。
短視頻和直播可謂是近兩年來“教科書式”的網絡營銷模式,無疑,臺州人在這片浪潮中也跑在了前列。
無論是從2009就開始在“YY”直播平臺以喊麥主播形象亮相,如今已擁有一批忠實粉絲的三門青年林德勇,還是去年“雙11”愛仕達公司與網絡紅人“辦公室小野”以內容共創形式推出短視頻,都是“網紅”營銷中的產物。
從經濟角度看,大眾對于直播和短視頻營銷十分“買賬”,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們為大眾打開了新奇的世界,帶來了舒適的體驗。
短視頻的出現,讓大眾能利用碎片化時間去共享生活,各路民間高手的經驗、創意和趣味在不經意間,就能成為商機。朱振星拍攝的短視頻,讓內陸地區的人們隔著屏幕看到了不曾見過的深海,無需中間商就吃上了第一手的“鮮貨”。
阿里巴巴店鋪通過在線直播,為買家提供選貨技巧、商品特性及生產流程介紹等交流平臺,這些以往不曾有的交流互動,增加了買賣雙方接洽的機會和彼此之間的信任感,為最終的交易成功奠定基礎。
低成本、高轉化率,讓越來越多的商家加入直播行列。于是,又有了像“1688直播間”這樣的平臺,提供“主播租賃”的服務,培訓本地電商企業,鼓勵電商企業為自己店鋪代言,滿足消費者對于真實性和互動性的需求,從而更快地建立導購和購買的效率。
過去,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網紅”很有可能并不是褒義詞,但是現在,當一個人被稱為“網紅”,或許意味著其不僅在專業領域擁有自己的實力,同時也有著清晰的商業變現能力。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