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財政廳提前下達2018年度省級扶持薄弱村發展資金,對28個縣(市、區)進行補助,重點扶持薄弱村發展。其中,我市黃巖區、天臺縣、仙居縣、三門縣等4個縣(區)獲省財政支持,共計2340萬元。
所謂薄弱村,即集體經濟薄弱村,指年收入不足10萬元的村。這里說的年收入包括各級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資金、經營收入、投資收益和其他收入,不含項目補助和村干部報酬補助。
目前,全省的薄弱村主要集中在溫州、臺州、金華、衢州、麗水這5個市。為幫助薄弱村“摘帽”,省財政設立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支持“26+3”縣(26個加快發展縣和金華市婺城區、蘭溪市、臺州市黃巖區)實施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的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縣級集中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
從公布的分配表來看,全省共有28個縣(市、區)獲省財政支持,共計12856萬元。其中,黃巖區180萬元、天臺縣890萬元、仙居縣700萬元、三門縣570萬元。
那么,我市薄弱村情況如何?記者昨日從市農業局了解到,臺州市共有薄弱村1697個,是全省消除薄弱村的主戰場。根據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去年,我市下發《關于實施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就實施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三年行動計劃作出了總體要求。
按照三年行動計劃,2017年計劃消除薄弱村709個,實際消除薄弱村1360個,完成年度任務數的191.8%,占全市三年消除總任務數的80.1%;各縣(市、區)均已完成省市消除薄弱村年度任務數,其中椒江區、黃巖區、路橋區、溫嶺市、玉環市等5個縣(市、區)已全面消除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以下的薄弱村。
此外,全市年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已有3400個,占總村數的73.2%,各縣(市、區)都已超額完成省定年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上村占比指標。2017年全市集體經濟總收入達52.41億元,比上年的47.71億元增長9.85%,各縣(市、區)增長率均超過全省2016年平均增速5.85%。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