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燒餅是臺州的一種傳統美食,歷史悠久,風味獨特。一個小小的純手工燒餅,蔥香面香混著芝麻香,夾著梅干菜、肉餡,讓不少“吃貨”為之傾倒。
懷揣著一門技藝,仙居每年都有千余名師傅靠著仙居燒餅,遠赴他鄉,將仙居燒餅的味道帶到了各個城市。
仙居縣淡竹鄉下葉村是遠近聞名的“燒餅村”,全村有80%村民在外做燒餅。朱阿根就是下葉村人。
朱阿根原名朱壽根,年僅39歲的朱阿根卻有著20年做燒餅的經歷。他干過服裝批發、開過早餐店、經營過西餐廳,但最終還是選擇做回了老本行。從杭州一家8平方米的店面,發展到如今近300家店面加盟,營業額近1億元,只花了短短幾年時間。
他說,想打造自己的燒餅品牌,帶領更多的人致富。
扛起家庭重擔,高中畢業后做了幾年燒餅
記者初遇朱阿根時,他正在仙居縣的旗艦店內做著燒餅。
朱阿根在揉好的面團內放入各種餡,有豬肉、牛肉、梅干菜、薺菜、蘿卜絲等,包好之后在案板上輕輕一壓,一個餅狀的面團做好了,再撒些芝麻放進定制的烤爐中,幾分鐘后,外表金黃的小燒餅被拿出烤爐,送到客人的餐桌上。
雖說已經有兩年沒有天天做燒餅,但是,不忙的時候,朱阿根會親自動手做給客人吃。
回憶起做燒餅的歷程,朱阿根不免有些動容。
1986年,朱阿根的父親上山砍樹時不小心摔傷,從此不能干重活,一直在家休養。1991年,經人介紹,朱阿根的母親帶著父親到上海一家醫院做手術,結果因為長時間神經壞死無法手術。手術沒做成,朱阿根的父母一商量就在上海支了個燒餅攤,賣起了仙居燒餅,同時還賣油條和豆漿,主要以做早餐為主。
就這樣年復一年,父母靠著一輛三輪車和勤勞的雙手和看似簡單卻十分辛苦的手藝,一家五口在上海站穩了腳跟。
1996年,朱阿根高中畢業那年,父親因身體原因無法再賣燒餅。于是,他子承父業做起了燒餅,也承擔起了養家的重任。
“剛開始并沒有很強烈的想法去好好做燒餅,在別人眼中,這個活都是沒什么錢的人干的。”當時,年輕氣盛的朱阿根并不肯踏踏實實做燒餅——1999年到之后十幾年中,干過服裝批發、開過早餐店(包含做燒餅)、經營過西餐廳等。但是,回過頭來看看,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一直都在虧錢。
做燒餅重品牌,幾年后近300家店面加盟
“東干干、西干干,聽別人說什么賺錢就做什么,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回想起十幾年在外漂泊的經歷,朱阿根終于萌生認真做燒餅的想法,雖然說苦點累點,但是心里踏實。
“凌晨2點起床,和面、發面、醒面、買菜、進貨、拌餡……發面的時候,可以打個盹,但是不能睡死。凌晨5點30就開始生爐子做燒餅,炸油條,煮豆漿,在食物的香氣中迎來第一個顧客。”朱阿根回憶起那段時間,有苦也有樂。
常年在外的經歷,他時常看到“沙縣小吃”和“李記小籠包”遍布各個城市的角落,他心里想著,為何自己不能像這樣的加盟店一樣,把品牌做起來。
2013年,朱阿根在杭州下沙大學城步行街開店時,有很多人反映,他的燒餅太大吃不了浪費,于是他就開始嘗試將仙居燒餅改良。
經過一次次試驗,最后他結合縉云燒餅、衢州燒餅的特色,將仙居燒餅縮小,并改用新鮮的牛肉做餡。朱阿根還給這種燒餅起名“阿根燒餅”。
改良后的燒餅一經上市,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每天朱阿根的燒餅爐子前,都是等餅出爐的人。朱阿根回憶,那個時候,一天的營業額都有三五千元,自己也非常開心。
2016年,經過門店改良,一家像模像樣的燒餅店重新開張,這一年,朱阿根與合伙人俞偉軍成立了杭州浙森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隨著阿根燒餅的名聲越來越響,漸漸開始有人找上門來要加盟,這也讓朱阿根開始的設想得以落實。
打造燒餅王國,不忘帶領鄉親致富
朱阿根說,近300家加盟店中,有100多家加盟店的老板都是仙居人。
仙居縣潘灘鎮的王恒以前從過軍,退伍之后一直在家待業,經姐夫介紹,加盟了朱阿根燒餅,并在嘉興市和興南路開了朱阿根燒餅店。
“我當過兵,不怕苦不怕累。加盟阿根燒餅之后,我才發現小燒餅里有大學問。不僅要做餅、賣餅,同時還要兼顧店里的人員管理、原材料進貨等,經營的同時學到很多東西。”
王恒說,現在店里的生意也是十分紅火,讓他很有成就感,之前還被嘉興網友評為“最帥燒餅哥”,過了一把網紅癮。
看到親戚朋友、老鄉們一個個因為阿根燒餅致富,朱阿根很開心。
今年,朱阿根在仙居開了一家朱阿根燒餅旗艦店。店面裝修高檔,店內明亮整潔,桌椅上層次,員工統一服裝,小吃品種多樣。
“做食品就要整潔、干凈,燒餅要干凈,店面也要整潔。”朱阿根說。
如今,朱阿根的燒餅王國也入駐美團、餓了嗎等外賣平臺。朱阿根說,主要還是到店內購買的顧客多,因為剛做出來的燒餅口感更好,大約營業額的四分之一是通過外賣平臺銷售的。
朱阿根告訴記者,下一步,他要想辦法讓外賣和剛剛出爐的燒餅一個口感,不要因為外賣的時間讓燒餅的口感下降,打造線上與線下燒餅王國,讓更多的人知道仙居的傳統小吃。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