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金晨)每個月第二周的周六上午,臨海市婦幼保健院門診室前總排起長長的隊伍,這是來自浙江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周堅紅教授團隊坐診的日子。
上午8時,前一天剛值完晚班的臨海市婦幼保健院首席醫生蔡王英,顧不上休息,穿著白大褂又走進了門診室,坐在周教授邊上,聆聽她與病人的交流過程,撰寫病例,潛心學習。
為了讓群眾“在家門口看的上名醫”,臨海市婦幼保健院積極和省內外優質醫療資源對接,成功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結成聯盟醫院,是上海新華醫院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臺州唯一指定篩查點。
“滴滴——”午間休息時分,蔡王英的手機不斷響起微信提示聲。“蔡醫生,請問您的出診時間是?”“醫生,我昨天開的藥忘記怎么吃了?”在一個名為花樣年華工作群里,不斷地有患者提出疑問。一有空,群里的醫生會一一為他們答疑解惑。這個包含200多人的微信群似乎成了“線上門診室”,由臨海市婦幼保健院的醫生、病人以及臨海市婦聯、各鄉鎮街道婦女主任等組成,周教授也成了群里的顧問。
這也是臨海市婦幼保健院探索“X+1+X”的醫聯體模式,打通婦幼健康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的生動縮影。臨海市婦幼保健院,曾是省內最小的婦保院,在落實國家衛計委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雙下沉兩提升”醫改建設的時代背景下,在實施臨海市委市政府打造健康中國示范區的戰略里,大刀闊斧地改革創新,探索走出一條“X+1+X”的醫聯體模式。
以“1”——臨海市婦幼保健院為核心,前一個“X”指的是引進省內外知名優質醫療資源,后一個“X”則是以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級鄉村醫師、婦聯、計生隊伍等作為補充。通過上級醫聯體提升婦保院人才、學科、科研、管理水平,通過下級醫聯體,培訓對接帶教覆蓋全市,由此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醫療服務模式。
“實行這種模式實施后,X的專家定期來我們醫院進行坐診、查房、教學、手術演示等,對本院的醫生進行“傳幫帶”;同時,選送一批本院優秀的醫生去上級醫院接受培訓,培養學科帶頭人、骨干人才,由他們再對基層人員采用分批輪訓、適宜技術推廣,將觸覺延伸到村級,打通末梢婦幼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臨海市婦幼保健院院長朱賽華說,“我們希望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歷經兩年的探索和實踐,“X+1+X”的醫聯體模式給婦女兒童提供的優質服務在臨海處處有跡可循。在鄉村的小道上,一輛輛健康直通車駛過崎嶇的山路,為村里的婦女兒童開展健康普查、兩癌免費篩查、健康科普講座。一輛輛車就是一個個流動孕婦學校、流動家長學校、流動產檢團隊……兩年來行程23852公里,服務125268人次。
一支支巾幗健康服務隊活躍在臨海的角角落落。臨海市婦保院專家管理師負責團隊中所有健康問題,鄉鎮衛生院婦、兒保醫生為每一位婦女兒童建立健康檔案,解決基本健康問題。村婦聯主席為健康顧問,婦女病檢查、兩癌篩查、婚檢、孕前檢測等宣傳組織發動,接通專家。
2017年底,臨海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區正式啟用。新院區位于大洋街道學浦路298號,按照二級甲等婦幼保健機構規模標準設計建造,一期工程總投資1.385億,總用地面積1976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7588平方米,設置床位數180張。這個曾經“蝸居”在2000平方米的袖珍婦保院正逐步向全省一流婦保院的目標實現飛躍。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