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翁浩浩 通訊員 錢侶)黨報的重大主題報道累計影響人數7342.75萬人次,怎么做到的;一個以卡通動物形象代言的治國理政宣傳新平臺,為何屢屢制造“爆款”?
答案是兩個字:創新。
1月16日,第六屆“浙江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正式揭曉。2個項目獲特別獎,分別是“‘溯源新理念大潮起之江’——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特別報道和“‘大地的回響’——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重大主題報道;10個項目獲創新獎,分別是好家風信用貸、農村文明示范線創建、海外傳播官、鄉村大使、“稻讀公社”、“曙光獅”治國理政宣傳新平臺、基層公共文化隊伍“兩員”制度、小紅磚廣播宣講團、“外宣廚房”、基層宣傳工作“比學趕超”機制。
“獲獎項目涉及理論宣講、核心價值觀培育、新聞宣傳、對外宣傳、公共文化服務、精神文明創建、基層隊伍建設等,充分展現了我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亮點。”省委宣傳部調研室負責人說。
主題報道既叫好又叫座
時維金秋,共襄盛會。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作為這一重要思想的重要萌發地,我省的新聞戰線早早行動,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喜迎盛會。十九大召開前夕,浙江日報于10月6日起連續8天報網端齊發,濃墨重彩推出“‘溯源新理念大潮起之江’——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系列重大主題報道。報道共8篇,每篇4個整版規模,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文化、改革、黨建8個方面切入,8個報道組各歷時一個月,采訪干部群眾200余人,并同步推出新媒體報道、開發H5等產品。經@浙江日報、@浙江在線兩個官方微博推送的相關主題報道博文影響人數累計達7342.75萬人次。
浙江衛視精心策劃推出重大主題報道“大地的回響——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16篇報道以“八八戰略”和2015年總書記來浙江考察調研時對浙江發展提出的“八個方面要求”為主線,精選16個習近平總書記走過的地點,通過歷史畫面、原音重現以及親歷者的回顧講述,生動反映總書記重要思想帶來的深遠影響。浙江廣電集團旗下多媒體聯動,形成強大的宣傳聲勢和輿論氛圍。據第三方統計,這一重大主題報道全網閱讀點擊量已突破3100萬。
城鄉文明風景美如畫
2017年12月18日,在浦江縣鄭宅鎮十佳“好家風”表彰大會上,寺后村村民鄭建華接過了“好家風”獎狀以及“好家風信用貸”專項貸款的20萬元授信牌。如今在浦江,“好家風信用貸”早已家喻戶曉。讓做好人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2017年初,這一做法在金華全市推廣。
而在寧波,一個好聽的名字走進人們的心坎——文明示范線。當地把一定區域內主要道路兩旁地域相鄰、文化相近、生態相似、經濟相融的村鎮連接起來,形成環境潔美、生態優美、生活甜美、鄉風和美的文明示范線。寧波市力爭通過3年至5年努力,建成50條以上文明示范線。
長期以來,理論宣講的重點難點在基層。湖州市吳興區小紅磚廣播宣講團應運而生。宣講團主要由大學生村官和村干部組成,成為形勢政策宣傳員、鄉風文明傳播員和社會輿論引導員。2017年9月,吳興區廣播宣講團獲得“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稱號。
從“要我聽”到“我要聽”
有些人看來,時政理論宣傳總是“一臉嚴肅”。是這樣嗎?浙江人回答:不一定!
在溫嶺,活潑可愛的“曙光獅”名聲在外。“曙光獅”治國理政宣傳新平臺,深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重大主題宣傳,傳播影響超2.2億人次。“曙光獅”團隊推出的時政新聞漫畫《世界互聯網大會》獲得2015年度中央網信辦“五個一百”精品圖片獎。G20杭州峰會期間“曙光獅”《漫畫圖解:習近平主旨演講》等系列作品,吸引國內3000余萬人次網民閱讀討論。
臺州市黃巖區整合民間宣傳文藝人才組建“鄉村大使”宣教隊伍,致力于宣講形勢政策、繁榮農村文化、傳播鄉風文明、收集社情民意,形成“群眾引領群眾、群眾宣傳群眾、群眾教育群眾、群眾服務群眾”的新風尚。“鄉村大使”被評為“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不僅是農村,城市的宣傳工作同樣火熱而有創意。
杭州市的“外宣廚房”立足本地特色,借助國際社交媒體開展城市形象常態化傳播。目前,對外宣傳賬號“Hangzhoufeel”(韻味杭州)平均日推送信息30余條,超過70%的新增粉絲來自海外。
在溫州,“海外傳播官”們很忙。這是一支以愛國僑領為主,華裔青少年、華文媒體負責人及在浙外國人為輔的宣傳隊伍,目前聘請68位海外傳播官,在世界各地傳遞溫州好聲音,受到國務院僑辦肯定。
用創新助推文化自信
腹有詩書氣自華。當整座城市都崇尚閱讀,又會帶來怎樣的驚喜?
在慈溪,有一個叫做“稻讀公社”的網絡社區組織,進行讀書音樂節、朗誦、在線交流等多樣化交流分享,用義賣收益設立閱讀推廣公益基金。目前,“稻讀公社”已建有網上多層次閱讀交流群6個,正式注冊會員110人,打造線下實體“公社”83個,微信公眾號持續發布原創讀書筆記70余篇20余萬字,關注粉絲達1.2萬人。
建設文化浙江,離不開人才支撐。嘉興市在全國首創基層公共文化隊伍文化員和文化專職管理員“兩員”制度,引導文化資源向城鄉基層傾斜。目前,全市73個鄉鎮(街道)、1000余個村(社區)實現了“兩員”全覆蓋。
一次次創意實踐,既閃耀著智慧火花,也凝練干部作風。溫州市組織開展集創先爭優、營造氛圍、全員參與、推動工作、惠民樂民等多元因素于一體的宣傳系統“比學趕超”活動,近兩年來走進各縣(市、區)、省級產業集聚區等,累計現場指導125個特色亮點項目、36家農村文化禮堂、25場“新青年下鄉”服務活動,成為打造比拼實績的“賽馬場”。
【浙江新聞+】
溫嶺市委宣傳部創作推出“曙光獅”漫畫形象,打造“新媒體、新社會、新外宣”三大新平臺,深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重大主題宣傳,傳播影響超2.2億人次。曙光獅團隊推出的時政新聞漫畫《世界互聯網大會》獲2015年度中央網信辦舉辦的“五個一百”精品圖片獎及浙江新聞獎。“曙光獅”《漫畫圖解:習近平主旨演講》《警察蜀黍護航G20》等系列作品,吸引國內3000多萬人次網民閱讀和討論。
那么,“曙光獅”到底為何物?它都做了些什么事呢?曙光獅誕生是以中國傳統獅子為造型,以現代網絡審美為標準
說起曙光獅的來源,也是有些故事的。
2014年,溫嶺市正在籌劃設計一款既代言網絡正能量又貼合網民網意的吉祥物。“當年的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的講話中提到,‘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市委宣傳部主要負責人說,習總書記的話,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
最后,以中國傳統文化獅子為造型、以中國國旗的紅色和黃色為主色調、以現代網絡審美觀為導向的吉祥物誕生了。
因為它出生在溫嶺——中國大陸新千年曙光首照之地,所以最后被命名為“曙光獅”。
2015年2月,@曙光獅首次在新浪微博上亮相,但這次亮相,曙光獅只留下一個萌萌的背影,并留言“關注我,最近我要放一個大招”,給網友們留下無限懸念。這條微博得到了@老辣陳香、@那世鋼等臺州網友轉發,閱讀量達到150多萬人次,俏皮可愛的形象深受歡迎。
隨后,本土漫畫“曙光獅”第一集《溫嶺那么大,約嗎》在新浪微博推出。在這一集中,曙光獅不僅作了自我介紹,還濃墨重彩地介紹了自己的家鄉溫嶺。漫畫中,曙光獅憨態可掬的形象、生動活潑的網絡語言、絢麗多彩的漫畫背景,一經推出,便使得@曙光獅的粉絲量噌噌噌往上漲。
臺州市黃巖區從2011年開始將民間宣傳文藝人才進行整合提升,傾力打造“鄉村大使”宣教隊伍,致力于宣講形勢政策、繁榮農村文化、傳播鄉風文明、收集社情民意、促進精神富有,為新形勢下加強基層宣傳文化兼職隊伍建設提供了新視角和新思路。2016年10月,“鄉村大使”被評為“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黃巖區鄉村大使協會的成立,旨在進一步加強對全區鄉村大使宣教活動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各項運行、服務、管理和保障機制,搭建鄉村大使之間溝通學習和交流合作的平臺。
黃巖鄉村大使中,既有民間藝人、退休干部,也有外來媳婦和企業工人。他們活躍在各鄉鎮街道的文化禮堂、鄉間地頭、街頭巷尾,成為老百姓身邊的“草根明星”。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