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總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郵政儲蓄郵政儲蓄臺州支行農業銀行臺州支行
新聞熱線:0576-88106106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縣市區黨政一把手去哪兒
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浙江省情況反饋會召開 徐淼在省主會場參加會議
2017年12月25日 來源: 浙江在線    通訊員 汪益
【摘要】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7年8月11日至9月11日,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浙江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2017年12月24日向浙江省委、省政府進行反饋。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2月25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汪益)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7年8月11日至9月11日,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浙江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2017年12月24日向浙江省委、省政府進行反饋。

  臺州市委常委、黃巖區委書記徐淼在省主會場參加會議。黃巖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建勛,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蔡康,區政協主席柯善輝,區委副書記徐華等區四套班子領導在黃巖分會場參加會議。

  督察認為,2013年以來,浙江省深刻領會、率先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之以恒推進環境保護,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大力推進生態浙江、美麗浙江建設,環境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持續推進環境保護重大工程,省級財政累計投入近800億元,實施環境污染整治行動(2004-2007)、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2008-2010)、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行動(2011-2015)、美麗浙江建設行動(2016-2020),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結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等重大活動大氣環境質量保障,促進環境綜合整治,有力推動美麗浙江建設。

  明確“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戰略和路線圖,累計完成6500公里垃圾河清理、5100公里黑臭河治理;全面打響劣Ⅴ類水剿滅戰,基本消除水體黑、臭、臟等感官污染。在全國率先推行河長制,配備各級河長6.1萬余名,率先實現省、市、縣、鎮、村五級河長全覆蓋。

  大力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實施舊住宅區、城中村、舊廠區改造,開展公路邊、鐵路邊、河邊、山邊等區域潔化綠化美化,有效改變農村“臟亂差”現象。把村莊整治過程變成開發利用鄉村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產業的過程,使更多的村莊成為充滿生機活力和特色魅力的富麗鄉村,成為全省旅游產業的靚麗名片。

  全省設立“兩山”建設財政專項資金,計劃2017-2019年每年安排36億元用于生態建設。在全國率先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累計安排省級生態環保轉移支付資金142.8億元。狠抓環境執法,2013年以來,全省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5.4萬起,處罰金額22.1億元,查處力度位居全國前列。設立曝光臺,截至2017年8月浙江衛視《今日聚焦》已曝光環境問題320期,并通過領導批辦整改,取得明顯效果。

  浙江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堅持邊督邊改,立行立改。截至10月底,督察組交辦的6920件環境問題舉報已全部辦結,其中責令整改7311家,立案處罰4387家,罰款金額達2.3億元,立案偵查95件,拘留144人,約談779人,問責350人。

  督察指出,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但一些領域和區域環境問題依然突出,與中央的殷切要求和群眾更高的期盼相比仍有差距。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壓力傳導不夠到位,工作推進不夠平衡。近年來,浙江省將“五水共治”作為現階段重點任務,狠抓部署推動,各地也出實招干實事,解決了一大批問題。但省委、省政府強調較少的一些工作,有些地方和部門抓得就不夠有力,比如在海洋生態環境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垃圾處理設施運行、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等方面,也存在許多薄弱環節。一些地方和部門在環保工作中存在放松要求、工作不實、監管不嚴等問題。

  在放松要求方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禁止新建燃煤小鍋爐提出明確要求,但浙江省經信委和能源局推諉扯皮,導致全省2014年以來仍然違規新增829臺每小時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僅金華市就新增315臺。全省還有240臺一段式固定煤氣發生爐未按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淘汰到位,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端廴痉乐涡袆佑媱潯芬螅L三角區域近岸海域匯水區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應在2016年底前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但浙江省卻將要求擅自放寬至2017年底,寧波、舟山、臺州、溫州等海域匯水區域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工作滯后,影響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改善。

  在工作不實方面,一些地方在解決一些“老大難”環境問題過程中不愿碰硬,導致有關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杭州市桐廬縣在富春江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違規建有12幢別墅,但2013年以來多次排查中均未按要求上報,也未進行清理整治。嘉興市不僅未對新塍塘飲用水源保護區原有5個商業地產項目進行清理,又于2014年違規審批占地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嘉德別墅項目,目前該飲用水源保護區違建項目占地達7.12萬平方米,給飲用水水源保護帶來隱患。湖州市經濟開發區三天門固廢處置中心長期臭氣擾民,一直沒有解決,直至督察組針對群眾舉報問題督促地方核查后,才發現該企業在三天門大銀山違規掩埋約300噸病死豬,群眾反映強烈。

  在監管不嚴方面,紹興市水處理發展有限公司在印染廢水集中處理設施提標改造過程中弄虛作假,未按要求建設深度處理設施,僅對加藥系統簡單改造后,即以化學需氧量達標代替全部污染物達標排放,導致一條60萬噸/日的印染廢水處理線2016年以來一直超標排放。有關部門就此問題于2016年7月向紹興市及柯橋區政府作過匯報,但未引起重視;市環保局為使該污水處理廠能夠“達標排放”,還擅自改變監測評價標準和在線監測點位。

  金華市區域性污染問題突出,但相應監管工作沒有到位,金華東陽市涂膜產業集聚區23家企業中有18家未配套有機廢氣治理設施,廢氣直排,周邊群眾長期投訴;東陽市有含噴漆工藝的家具企業1392家,但僅198家建有廢氣治理設施,污染問題突出;永康市655家五金涂裝企業中,300家未建廢氣治理設施,群眾反映較多。

  各級海洋部門未按要求對違法圍填海行為嚴格執法,僅對少數違法行為進行行政罰款,助長了違法填海行為。溫州市4個灘涂圍墾項目在違法建設過程中,省市縣三級海洋監管部門均未制止和處罰;舟山市有23宗違法圍填海項目未取得海域使用權,也未恢復海域原狀。

  二是海洋生態環境損害和污染依然突出。督察發現,浙江省海洋生態保護不力,對海洋開發利用統籌不夠,違法圍填海、違規養殖、入海排污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部分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惡化,全省2016年劣四類海水比例高達60%,杭州灣、象山港、樂清灣、三門灣4個重要海灣水質全部為劣四類。

  違法違規圍填海問題突出,寧波市象山縣、寧?h、北侖區、杭州灣新區近年來未經審批實施7個重點填海圍墾工程,違法圍填海面積達1.03萬公頃;溫州市及蒼南縣、樂清市、平陽縣等地政府和甌江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在未取得海域使用權的情況下,組織實施5個灘涂圍墾項目,違法填海2305公頃。國家明確重點海灣和重點河口區域禁止圍填海,但2015年7月以來,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在重點河口海灣違規審批44宗圍填海項目;寧波市杭州灣新區管委會在未取得海域使用權的情況下,在杭州灣濕地海洋保護區內開工建設“建塘江兩側圍涂工程”,寧波市發展改革委核準該工程圍涂5347公頃。

  海水養殖管控不到位,樂清灣是浙江省四大重要海灣之一,但長期以來無證養殖量大,加之900多家圍塘養殖場絕大多數缺乏尾水處理設施,污染排放突出,直接影響海水水質,2016年水質富營養化程度由中度惡化為重度。杭州灣濕地海洋保護區違法圍塘養殖問題突出,杭州灣新區管委會、慈溪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對該區域違法養殖疏于監管,打擊不力,目前僅杭州灣新區范圍內違法養殖面積就達2847公頃,嚴重破壞濕地生態環境。

  三是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薄弱環節。省住建廳對各市縣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作指導督促不夠,截至督察時,全省“十二五”規劃項目中仍有21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未建成投運,全省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缺口約8000噸/日。由于能力不足,現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普遍超負荷運行,問題多發、隱患突出。督察發現,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紹興市大塢岙垃圾填埋場、紹興嵊州市六夾岙垃圾填埋場日處置垃圾量均超設計能力2倍以上;衢州徐八垅垃圾填埋場、臺州市天臺縣垃圾填埋場庫容已滿,但仍在超量填埋;溫州市在用的4個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均無法達標排放,已封場的蒼南新美洲和瑞安東山填埋場無防滲和滲濾液處理設施,污染問題突出;嘉興市垃圾處理能力嚴重不足,所轄海鹽縣至今尚未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導致跨省非法傾倒垃圾事件多發。

  部分地區污水處理問題突出,溫州市主城區兩座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未按期建成投運,2016年日均直排污水21.3萬噸。主城區污水管網破損嚴重、雨污混接普遍、老城區雨污混流,導致城區溫瑞塘河污染嚴重,常年通過調水改善水質感官。杭州市七格污水處理廠超負荷運行,部分污水未經處理直排錢塘江,其中四堡泵站2015年以來溢流污水約6580萬噸。

  督察要求,浙江省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以更高標準、更高水平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浙江樣板,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進一步夯實地方黨委、政府環保責任,完善環境基礎
設施建設,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強化工業集聚區監管,認真解決好垃圾、固廢等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消除環境隱患。要依法依規嚴肅責任追究,對督察中發現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并按有關規定嚴肅問責。

  督察強調,浙江省應根據《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要求和督察反饋意見,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浙江省委、省政府處理。

標簽: 環境保護 督察組 浙江省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