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榮獲浙江省文明單位;2013年,被省高級人民法院榮記集體二等功;2014年,榮獲全省陽光司法優秀法院稱號;2015年,榮獲全省優秀法院、全省政法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017年,榮獲全國文明單位……三門法院,滿枝碩果。
“榮膺文明單位,不是創建的終點,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健全機制,推動法院各項工作向更高更強邁進。”該院黨組書記、院長汪勇鋼說。
全員參與,筑牢文明基石
近年來,三門縣人民法院始終把創建工作作為全院“一號工程”來抓,一屆接著一屆干。
2006年起,該院即成立創建“文明單位”活動領導小組,由院“一把手”擔任組長。院黨組成員以身作則,全力參與創建活動,積極注冊登記學雷鋒志愿者,深入開展結對幫扶、軍民共建、擁軍優屬、訪民情等系列活動。近三年來,共慰問困難家庭48戶,走訪慰問老黨員40多人、部隊官兵7次,幫助爭取項目兩個,積極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
創建文明單位不可能一蹴而就。為此,該院先后制定了《三門縣人民法院文明單位創建規劃》(2006-2010年)(2011-2015年)(2016-2020年)3個五年規劃。并在規劃基礎上,制定了《爭創全國文明單位實施方案》等具體方案,詳細列明《爭創全國文明單位工作項目分解表》,將創建工作措施劃分為4大項目24項具體措施,每項措施任務由相應部門一一領取承擔完成,明確對應的牽頭領導與任務完成時間,將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工作覆蓋到全院全員。
在蟹鄉的大街小巷,群眾經常能看見法院干警開展志愿服務的身影。據悉,該院全員注冊,組建了16個學雷鋒志愿隊,形成了“人人來創建、創建為你我”的創建熱潮,每一名干警都成為了一扇文明窗口。
文化建設,傳承司法文明
在審判區走廊、法官通道、樓梯等非獨立區域,精心打造“文化長廊”“文化墻”“勵志階梯”;在大門口、辦公樓大廳等最顯著位置懸掛核心價值觀、公民道德規范等宣傳畫……走進三門縣人民法院,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法院文化建設是促進司法工作、實現司法文明的動力,是傳承司法文明的載體、展示司法形象的平臺,為此,該院高度重視、持之以恒。
對于法院干警,該院注重培育文化修養,常態化開展書法、攝影、征文、演講、文學閱讀、文化大講堂、古樂器培訓和比賽活動,增強文化底蘊。同時,建立“法苑沙龍”,開辦青年論壇,興建院史榮譽室,通過充實圖書,展示法院榮譽,開展心理咨詢,舉辦案例研討、演講辯論,以學提能,充分砥礪干警“公正、廉潔、為民”的價值追求和職業品格。
司法為民,傳播文明力量
“謝謝你們幫我追回拖欠了20多年的借款。”近日,申請執行人朱某滿臉帶著喜悅和感激,來到三門縣人民法院執行局,贈送一面寫著“匡扶正義,為民服務,法律先鋒”的錦旗,向辦案干警連聲道謝。
這只是發生在三門法院審判執行一線許許多多故事中的一個。“執行難”一直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曝光被執行人、列入失信“黑名單”、限制高消費、司法拘留、追究刑事責任;與金融機構、國土、房管、車管等部門建立健全“點對點”查控機制;在全省首創為老賴定制“失信彩鈴”……該院為有效懲治“老賴”、破解執行難可謂千方百計。
近年來,該院反映審判執行質效的平均審理天數、民事可調撤率、民事行政上訴率、申訴率、民事執限內結案率、網拍率、違法制裁率等各項主要辦案指標一直穩居省、市法院前列,其中民事行政上訴率位居全省首位。此外,該院大膽探索推行示范訴訟模式化解涉眾型案件,該項工作得到最高院院長、省高院院長、縣委領導的批示肯定,并在全國推廣使用。
在訴訟服務方面,該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成了集專人導訴、立案登記、涉訴信訪等功能于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同時,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為困難當事人緩、減、免交訴訟費、發放司法救助金;通過應急周轉金、開展欠薪案件專項執行活動等方式,為農民工及時討回欠薪。近年來,人民群眾對該院司法服務的滿意度大幅度提升,在今年2月召開的人代會上,該院工作報告以95.1%的高票通過,創歷史新高。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