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總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郵政儲蓄郵政儲蓄臺州支行農業銀行臺州支行
新聞熱線:0576-88106106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二孩家庭,如何“雨露均沾”?
2017年12月23日 來源: 臺州晚報

  上周,椒江的一名家長收到老師發來的作文截圖,上面的一句話刺痛了她的心。“媽媽,自從有了弟弟,我的作業本就再也看不見您的簽名了,我的衣服再也沒有那么整潔了,我不會做的作業您也沒耐心教導了。”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越來越多符合條件的爸爸媽媽擁有了他們的第二個寶貝。然而,新的煩惱也隨之而至,大孩抱怨父母偏愛弟妹,兩個孩子之間也容易產生矛盾,大孩子跟父母的感情也出現了問題。二孩家庭的父母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成了家長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1

  有了弟妹,大孩的心理易出現偏差

  “二孩政策”放開后,很多家庭有了二孩,生了二胎后的家長,因為過分關心小孩子的生活,而忽視了對大孩子的關愛,這讓很多大孩子容易產生心理上的偏差。

  林老師是椒江一名小學教師,她就經常在學生的作文里看到來自“大孩”的抱怨。一名男生在作文里寫道:“以前沒有弟弟的時候,爸爸每周帶我出去玩,讓我坐在他肩膀上,現在他顧著弟弟,回家連一個多余的眼神都沒有給我。”

  還有的學生在作文里抱怨自從有了弟妹,自己的日子就一落千丈。“都說‘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我覺得應該改成‘有弟妹的孩子像根草’。”“自從我弟弟出生,我覺得自己就像個乞丐一樣,我長這么大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同意我爸媽生二胎!”

  不光小學生有這樣的想法,甚至一些初中生也因父母生二胎后對自己有所疏忽而心里不舒服。路橋的一名初中生小胡有個三歲的妹妹,妹妹剛出生的時候,小胡還是很開心的,可是慢慢的,他就發現父母對自己的關心越來越少,連以前噓寒問暖的奶奶也把關心的重點放在了妹妹身上。慢慢的,小胡從傷心變為心灰意冷,甚至有了一些極端的想法:“他們沒空關心我,我就多跟他們要錢,買衣服、買鞋子都買貴的,這樣我心理才會有平衡感。”小胡說。

  家住臨海東塍的楊女士有個5歲的女兒,四個月前第二胎生了一對雙胞胎,雙胞胎出生后,全家都變得很忙碌,對女兒的關心自然也不像從前那么多。慢慢地,她明顯感覺到大女兒變得不愛說話了,常常一個人默默地坐在一邊。有一天,楊女士嘗試去問孩子為什么不愛說話了,結果孩子回答說:“爸爸上次說讓我不要太大聲說話,會吵到妹妹們睡覺,我不敢說話了!”說完,孩子流出了眼淚。

  “我當時才意識到,父母無意間的一句話,對于孩子來說都會是很大的傷害,尤其是當爸媽有了二胎,大孩會變得敏感,父母無意間的疏忽對她來說都是傷害。”楊女士說,從那之后,她和丈夫便小心翼翼地跟大女兒相處,生怕再次傷到孩子。

  2

  平息兩個孩子間的“爭斗”,得講技巧

  家有兩個孩子,打打鬧鬧總是有的,如何平息,如何教育,這也成了難題。

  臨海的徐麗女士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上小學二年級,小兒子上幼兒園大班。兩個孩子在家里是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架,搞得徐女士頭疼不已。

  徐女士說,兩個孩子正是活潑好動的年齡,每天爭吵的原因無非就是搶玩具、爭奪爸媽的寵愛。有一次外出吃飯的時候,徐女士先給老二夾菜,老大就不愿意了,馬上提出抗議:“為什么都夾菜給弟弟?”沒等徐女士解釋,老二馬上回擊:“因為我小,媽媽要先照顧我!”說著還沖老大做了個鬼臉。老大這下怒了,蹬腿重重地踢了弟弟椅子一下,老二也不示弱,結果,兩個人就在飯店打了起來。

  一開始,徐女士還會從中勸和,告訴他們兄弟間要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但道理講得再多都沒用,即便“各打五十大板”,兄弟倆依然覺得媽媽偏心另一方,反而吵得更兇。時間久了,徐女士發現,不管兄弟間如何打鬧,總是很快就能和好,而且,面對外人的欺負,兄弟倆還能一致對外。于是,徐女士決定不再摻和兩個“小男人”之間的“戰爭”。無亂是爭吵還是打架,都交給兩個孩子自己解決,兄弟倆反而能互相道歉,還懂得各自退讓。

  像這樣的情況,很多家有兩個孩子,又都是男孩的家庭往往會出現。很多家長會告訴大孩子:“你是哥哥,你應該讓著弟弟”,讓著讓著,大孩子就覺得委屈了。

  溫嶺的顏女士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已經上小學,小女兒年幼無知,所以常常在大女兒書上亂涂鴉,還喜歡把大女兒東西占為己有,顏女士表示這個時候自己也很為難,畢竟小女兒太小,跟她說這樣做不對,她聽不進去反而一直哭鬧。但是一直讓大女兒讓著妹妹,姐姐肯定會感到很委屈。所以她都是讓小女兒把東西還給姐姐,再帶妹妹去買新的。有的時候帶妹妹出去買吃的,也會讓妹妹給姐姐留一份,只要妹妹有的,姐姐一定也會有。

  3

  再忙也該抽空為大孩留點“專屬關愛時間”

  針對孩子們“指責”和“控訴”,家長們有的是哭笑不得,有的心存愧疚。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不會存心偏愛某一個孩子,只是一碗水往往難端平,人的精力也有限,絕對的公平很難做到。

  盡管家長們無心偏愛,但家長的“無心之失”往往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造成影響。椒江三甲中心校教師王老師說,在她的班上,有兄弟姐妹的學生不少,這些非獨生的孩子比獨生的孩子要早熟一些,但是也會暴露出一些問題。有個女同學,本來就不是很愛學習,自從媽媽生了小妹妹之后,把絕大多數的精力都給了妹妹,沒空照顧老大,老大就像脫韁的野馬,不背書,不寫作業,成績下降很快。少了媽媽的照顧,老大穿著打扮上也比以前差了很多,有時候穿得臟兮兮的就到學校上課。

  在她看來,孩子的這些變化,家長平時可能并沒有察覺,因為小孩子自我約束能力不強,一旦大人對他們的關注度少了,不再像以前那樣督促他們學習,他們反而很開心。時間一久,功課就落下了,而家長們只有拿到成績單才會警醒,但到那時已經晚了。

  有了兩個孩子的家長畢竟分身乏術,很難像以前那樣關注老大,但老師們從教育的角度也給家長提出了建議:如果真愛孩子,生了二胎,家長們對大孩子的管教反而不能少。不過不管怎樣,每天也應該騰出半個小時的時間管管老大的功課,檢查一下作業,或者聽孩子說說在學校的事。

標簽: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