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這是今年6月椒江開通“黨代表直通車”以來,圍繞“聽民聲、幫民事、解民憂”活動開展的第六次黨代表進社區服務。
巡回服務,“直通車”開到家門口
“我們是開放式的老小區,沒有物業,小區內好多樟樹由于長勢茂盛,經常碰觸高壓線,居民們看著都很擔心。能不能幫我們解決一下呀?”18日上午,白云街道翠華社區居民蔣國芳帶著問題來到“黨代表社區服務日”活動現場。黨代表蔣新春了解情況后,當場聯系園林處,答復將幫忙處理該問題。
“以前覺得黨代表離我們很遠,擔心呼聲得不到及時回應,現在這樣面對面的形式,讓我們的問題‘秒解決’,特別靠譜。”蔣新春滿意地豎起了大拇指。
這邊正解決安全隱患問題,那邊黨代表秦良鴻根據社區居民吳妙友因房屋買賣無法遷移戶口問題,立刻聯系戶籍管理科室,當場詳細解釋了戶籍辦理流程和所需資料。
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訴求。在熱心接待上百名群眾之后,黨代表們迅速行動,對反映的幾個典型問題進行實地調研。隨后,與街道相關領導、各社區黨組織書記就具體問題逐個進行集體商討,并轉交相應的職能部門承辦。
據介紹,每月固定一個周六是椒江區的“黨代表社區服務日”,全區259名黨代表都會分批次進到社區開展巡回服務,讓群眾體驗“家門口”關懷。
同時,為進一步方便群眾解決“疑難雜癥”,該區還建立了重難點問題約請機制。對于群眾需要區領導或區直單位負責人接待服務的,都可提前在社區黨組織或黨代表工作室登記,由區常任辦約請相關領導或負責人開展接待服務。
隨著居民們拋出的一個個問題,潘麗麗等黨代表一邊認真地聽取大家的發言和意見,一邊在本子上做記錄,并不時詢問意見。“群眾無小事,對于大家反映的問題,我們要做到百分百回復,爭取百分百滿意。”
黨代表張福康表示,“黨代表直通車”就是要消除黨代表在群眾心中的距離感,搭建零距離平臺,走進群眾,親近群眾,幫助群眾,為建設臺州新府城建言獻策。
組團搭臺,黨代表合力解難題
“之前遇到問題,有時候找錯了主管部門,問題就不能得到及時解決,有了‘黨代表直通車’以后,不管反映給誰,他們都能幫我溝通協調,特別有效率。”白云街道的居民洪小花對“黨代表直通車”服務贊不絕口。
洪小花向黨代表反映小區內“僵尸車”較多影響車輛出行后,黨代表及時對接街道分管領導,承諾在落實“僵尸車”停放地點后立即解決。洪小花說,她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滿意答復。
“我們通過部門互通、資源整合,合力解決群眾難事,對于能當場解決的絕不拖延,不能當場解決的,絕不擱置。”徐彪是此次服務葭沚街道中山社區的黨代表。他介紹說,現場服務一結束,接待服務組組長就牽頭召集組內代表開展集體商議,對群眾訴求分析研判,及時商定需轉交承辦的職能單位,確保黨員群眾反映的問題盡快得到解決。
術業有專攻。為了更好服務群眾,椒江區還專門吸收了一些有技術專長的黨代表,組建城建、科技、衛生、金融、黨建等“十大服務專線”,現已有黨代表73名。
除了現場解決難題之外,充分發揮代表主導作用,引導鼓勵社會各方、愛心團隊、義工志愿者等參與代表接待服務工作,真正讓社區工作有提升,基層群眾得實惠。社區服務活動開展以來,76個批次愛心團隊、義工志愿者參與服務,機關在職黨員認領微心愿389個。
“兩個至少”,開啟“全天候”黨代表模式
“過去黨代表也發揮作用,但不夠全面,黨代會期間發聲機會多,但閉會后的服務平臺和機會就相對少,作用發揮也不太明顯。”黨代表陳再靈說,“而‘黨代表直通車’要求每個社區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社區服務日活動,每名黨代表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接待服務,給我們搭建了零距離服務群眾的連心橋。”
椒江區按照“微創新、得民心”的要求,提出的這“兩個至少”有效推動了黨代表聯系服務群眾的制度化、常態化。已經參加了4次黨代表社區服務日的蔣新春表示,自從有了“黨代表直通車”,服務方式更直接了,服務面更廣了,渠道也更暢通了。
為了讓每位黨代表體現“服務質量”,“黨代表直通車”實行接待服務首問負責制,由黨代表負責對反映的問題及訴求進行全程跟蹤督辦,變“一次性”接待為“一條龍”服務,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截至目前,椒江區已有25個社區開展了活動,共接待黨員群眾1417人次,收到問題建議382個,當場答復、辦理157個,交給其他部門辦理225個,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和問題,得到群眾認可點贊。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