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總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郵政儲蓄郵政儲蓄臺州支行農業銀行臺州支行
新聞熱線:0576-88106106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純干貨!這份雙十一剁手指南 讓你少花錢還夠你美一年
2017年11月08日 來源: 新華社

  單日銷售額破億元,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品參與其中……隨著物流體系的不斷升級,“海淘”已成為雙十一的必備項目之一。

  但海淘并不意味著十全十美,有時甚至因為不能享受常規售后服務,無法判定產品真假,或者因一些錯誤的消費理念而錯買。

  洋貨定比國貨強?

  無論在哪個海淘平臺上,母嬰商品一直都是熱銷產品。尤其是奶粉、紙尿褲、嬰幼兒輔食、藥品等產品,都常常成為“爆款”。但海淘奶粉真的是最佳選擇嗎?

  此前就有媒體海淘19款熱銷奶粉,有8個樣品的鐵、錳、碘、硒實測值不符合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

  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說,中國嬰幼兒奶粉的國家標準除了參考國際標準之外,還需要和中國母乳的特點相結合,補充母乳中可能缺失的營養成分。而不同國家的嬰幼兒奶粉配方標準是不一樣的,這和當地的母乳分析研究結果有關。

  “以日本為例,日本飲食中海產品比例較高,反映到母乳中碘含量就不會缺,因此日本的奶粉沒有對碘含量作出規定。而中國人飲食中海產品比較低,如果奶粉中不增加碘,嬰兒就有可能缺碘。”

  宋亮建議,即使要吃進口的產品,也不建議走個人代購的渠道,而應選擇正規渠道進口、符合中國國標的奶粉。

  近兩年,海淘藥品也成為熱門話題,似乎國外的藥品更安全、副作用更少,發燒感冒咳嗽等兒童常見病的藥物海淘也逐漸興起,不少德國的藥房甚至開通了中文網頁。

  但是,上海市嘉定區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根據藥品管理法規定,進入我國的藥品,必須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審查,經審查確認符合質量標準、安全有效,并取得《進口藥品注冊證》的方可進口銷售。

  而現在,代購藥品缺少審查這道關鍵環節,盲目按照國外標準用藥,會導致用藥量不準確,不僅起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用藥不當的話,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國外“網紅”莫輕信

  隨著健康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各種國外的所謂養生用品也逐漸成了“網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動輒幾百上千元、火遍日本的水素水杯。

  記者在淘寶上搜索“水素水”,找到了100頁以上的結果,一家售價2300余元的“高濃度水素水生成器”賣家就宣稱,70%的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而富氫水“水素水”可以有效清除人體自由基,預防多種疾病,延緩衰老。

  這些廣告宣稱,大量生物醫學研究已充分證實了氫氣的安全性。飲用水素水沒有任何副作用,非常適合亞健康、慢性疾病患者和孕產婦、新生兒,特別是壓力大的白領、運動員、愛美人士、老人以及免疫力差的兒童。在去日本旅游時,不少導游都會向游客推薦這一產品。

  然而,水素水,又名“富氫水”,真的這么神奇嗎?其實即使是在大火的日本,水素水也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

  2016年,日本國立健康營養研究所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消息表示:“并沒有得出水素水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數據。”科普作家、松鼠會成員云無心更是直言,即使你的錢多得沒處花,也沒必要去支持這樣的東西。

  而經常被引用的富氫水“科學證據”,是曾經發表過的一篇論文,科研人員在體外培養細胞,發現氫能夠減少細胞里的自由基,又發現氫能夠減輕大鼠腦部的氧化損傷。

  但是專家認為,這些研究大多是讓動物和人吸入氫氣,或者是注射含氫的生理鹽水,而不是喝富氫水。即使氫真的對人體具有保健作用,富氫水里的氫是不是能被人體有效吸收、利用,也值得懷疑。

  “爆款”真身難判別

  隨著雙十一臨近,打開手機APP,越來越多的“爆款”躍入眼簾,讓不少消費者忍不住想“剁手”。

  “因為評論很高,而且很詳實,就想買來試試看,但結果讓人很尷尬。”花700元買了一款爆款手表的“90后”上海白領葉康說,收到貨后發現做工很粗糙,尤其是表盤的顏色看著很劣質,但是小眾品牌連線下能驗貨的實體店都找不到,最后只能把這個“雞肋”退了。然而,讓葉康更郁悶的是,花379元買了一個法國的隔離霜,卻聞到刺鼻氣味,可是已經拆封不能退貨,只能默默放在角落里。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表示,海淘的陷阱不少:

  一是假貨,有的是商家進貨渠道出了問題,有的是商家自己造假,偽造報關憑證;

  二是虛假宣傳,有些是假洋貨,拉到國外走一圈就成了海外產品;

  三是產品質量問題,以次充好;四是售后服務國內難以保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產品本身真假難辨,“爆款”的價格也是飄忽不定。比如一盒泰國的人氣面膜,消費者10月份下單的時候是79元,11月1日商品的售價是92元,而雙十一預售價格顯示89元,可見,雙十一也并沒有帶來多少優惠。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提醒消費者:

  面對商家的輪番促銷廣告,消費者需保持清醒,貨比三家;

  對于心儀商品,應關注平時銷售價格,與雙十一價格進行對比,看是否真正存在實惠;

  對于商家先漲后降等行為,則應積極向平臺和監管部門進行舉報。

  想要愉快買買買,“防坑攻略”請收好

  除了海淘,這里有一份網購攻略也值得大家收藏。針對“雙十一”電商促銷期間可能出現的廣告宣傳、商品質量、消費糾紛、售后服務等問題,工商部門列出了一份“防坑指南”,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理性消費。

  一要小心低價陷阱。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前,應關注商品的價格變化,多渠道比較了解商品的價格情況,不要被明顯的低價所誤導,被虛假折扣迷惑。

  二要了解促銷規則。集中促銷的交易規則中,有些商家隱藏著霸王條款。消費者與商家要多溝通,對于預付定金的商品,要謹慎下單

  三要小心虛假宣傳。消費者在網上找到所需商品后,不要著急拍下,要多看看買家評價,盡量多方面了解商品信息。

  四要客觀行使評價權利。建議消費者秉持誠信負責的態度進行評價,切莫成為商家“刷信”的工具。

  五要謹慎選擇支付平臺。網購盡量選擇信譽度高的賣家購買,并通過正規的第三方支付渠道進行支付。謹慎使用“二維碼”支付,防止不法分子盜取個人賬戶等信息。

  六是簽收前要驗貨。盡量當面核驗,同時索取購物發票或收據,以便后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七要保存購物證據。工商部門提醒,網購過程中如果產生糾紛,消費者在與賣家、網絡交易平臺協商不一致的情況下,可以直接撥打經營者所在地的12315投訴電話。

標簽: 雙十一 消費 網購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楊群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