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全市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工作推進大會召開。市委書記王昌榮在會上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廣大企業要認清趨勢,厚植優勢,全領域全方位推動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加快倍增翻番、裂變擴張,再造一個“制造臺州”,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兵主持大會。市領導陳偉義、董貴波、柯昕野、蔣冰風等出席會議。
大會明確了我市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具體目標:到2020年,實現“四個一批”“四個提升”,把臺州打造成為全省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樣板區。“四個一批”即打造一批產業集群、一批龍頭企業、一批“隱形冠軍”、一批知名品牌;“四個提升”指傳統制造業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創新能力明顯提升、裝備制造水平明顯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升。
王昌榮指出,傳統制造業是臺州最厚實的家底,曾經書寫了臺州制造的傳奇故事。新形勢下,推動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任務和關鍵抓手,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臺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最重要的實現途徑。可以說,抓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就抓住了堅定不移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牛鼻子”,抓住了“兩個高水平”建設的根本。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工作,抓集群試點成效明顯,抓質量提升走在前列,抓整治倒逼動了真格,抓股改上市全面發力,抓政策扶持形成導向,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要清醒認識到傳統制造業仍然存在結構性、素質性問題,黨委政府的認識高度、工作力度亟待提升,企業缺少長遠眼光、求變意識,還存在無序競爭、惡性競爭的問題。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科學加強頂層設計,系統再謀劃,推動全域改造、全域提升。
王昌榮強調,各縣(市、區)要明確主體責任,逐個塊狀經濟、逐個行業、逐個產業、逐個企業、逐個產品去研究;要根據實際,分門別類制定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要落實好掛圖作戰,提出年度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項目化加以推進;要科學評價、互學互比,落實“畝產論英雄”的考評機制,實現互促共進。廣大企業要發揚創業初期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認清大趨勢,實施大舉措,力促科技提升、品牌提升、管理提升和市場提升,務求大實效。在工作推進過程中,要處理好對外招商與本土企業的關系,一手抓增量引進,“無中生有”引進高端制造產業,另一手抓存量提升,推動傳統產業“有中生優”;要處理好抓大與活小的關系,以股改上市為抓手,加快培育航母型、旗艦式大企業,同時狠抓小微企業培育成長,豐富傳統產業的“毛細血管”;要處理好扶優扶強與淘汰落后產能的關系,對重點發展的傳統制造產業,要扶持推動向高端攀升,對低端低效的產能要合理轉移和退出;要處理好轉型與創新的關系,當務之急和關鍵之舉是走好科技新長征,以科技創新對傳統產業進行深層次改造;要處理好改造提升與“三改一拆”的關系,通過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帶動“三改一拆”成片整體推進,又通過“三改一拆”倒逼企業轉型升級;要處理好立竿見影和久久為功的關系,既要率先發力,迅速形成聲勢,又要把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作為“制造之都”建設的基礎工作來抓,長期堅持下去。
張兵強調,要進一步堅定打贏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硬仗的信心和決心,切實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堅持全面開花、全面改造、全面提升,走出一條具有臺州特色的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新路子。要進一步積極創建全省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樣板區,緊扣科技新長征抓改造提升,突出主攻方向抓改造提升,著力企業培育抓改造提升,發力“股改上市”抓改造提升。要進一步營造有利于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發展環境,以提高產業質量和效益為核心,形成“政產學研金介用”七位一體創新模式,努力打造各類資源要素高效配置的產業生態鏈,爭做營商環境最優市。
會上,椒江區、溫嶺市、三門縣以及永高股份、東海翔集團、祥和實業負責人作交流發言。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