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7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金梁 丁珊)18日晚,由中宣部、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指導,中央電視臺承制的大型政論片《將改革進行到底》播出第二集《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其中,總長3分多鐘的時間,在闡述中央建立健全產權保護制度,以促進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為非公有制經濟主體爭取更加平等的市場地位,唯一提到的案例就是杭紹臺鐵路。
此外,昨天,浙江日報要聞版刊發《我省落地首個民資控股城市主干道PPP項目》。
近日,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路橋至椒江沿海公路(海城路)工程及市政配套PPP項目評標結果正式公布,中標者為臺州當地一家民營企業。海城路成為全省首個民間資本絕對控股(控股80%)城市主干道PPP項目,總投資34.1億元。
從資格預審到招標程序,降低準入門檻,讓民企和央企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是這起PPP項目成功吸引民間資本的關鍵。臺州市交投集團副總經理陳文波告訴記者,為了讓更多民企參與,海城路PPP招標采用資格預審前置法,在投標人形式、資質業績等方面盡量降低準入門檻,凡入圍企業一律平等,給了更多民企參與PPP競標機會。最終,通過資格預審的8家社會資本方,其中騰達建設、星景資本和中天集團三家民企入圍,占比37.5%。
海城路PPP項目最終牽手民企,也是臺州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的有力證明。不久前,臺州正式發布了《臺州市鼓勵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的若干意見(試行)》(簡稱“臺九條”)提出了“兩個常態”原則:符合條件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采用PPP模式運作成為常態,PPP項目中民間資本參與或控股成為常態,并提出了民間投資的PPP項目數、投資額占比不低于50%的目標。
“‘臺九條’是我省支持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的臺州實踐。該政策以問題為導向,在征求企業家、專家及各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圍繞民資參與PPP的瓶頸和障礙,從基本原則、市場準入、民間資本參與發起、項目融資、政策優惠、風險管控、資本退出等九個方面,提出了建議、意見。”臺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政策強調“非禁即入”原則,尤其在降低準入門檻上,提出凡是市場能做的,在項目包裝、投標人形式、資質業績等方面,創造條件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
“臺九條”的推出,贏得了民企的認同。復星集團星景資本副總裁周馳浩說:“省黨代會報告中提到,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的最大特色和優勢所在,要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黨代會結束后,就在臺州拿到的這個政策大禮包,我為這一系列利好舉措深感鼓舞。”
據悉,近年來,臺州已簽約落地PPP項目34個,其中民資持股50%以上的項目達到20個。
【浙江新聞+】
臺州采用PPP模式的成功案例
1、目前全省在建規模體量最大的高速公路項目——臺州沿海高速
(臺州首次嘗試采用PPP模式解決部分資金問題)
2、國內首條市域鐵路PPP項目——臺州市域鐵路S1線一期
浙東醫養中心
現代大道
浙大臺州研究院
......
這些PPP項目的成功落地取決于臺州高度重視引入社會資本共建積極探索PPP融資模式
臺州是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全國唯一民間投資創新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PPP模式成為臺州裂變擴張趕超發展的“新引擎”
用少量財政資金、撬動大量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大項目
2016年6月,財政部等20個部委聯合啟動第三批PPP示范項目申報篩選,浙江省13個項目入選,臺州占5個;5個示范項目總投資額165億元,占浙江省上報示范項目投資額70.03%。臺州PPP示范項目數和投資額雙居全省第一。
臺州PPP跑出全省雙第一取決于臺州PPP的五大特色
1、“兩個常態”領跑PPP
要增強PPP“兩個常態”意識,通過PPP模式向社會資本開放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形成多元化、可持續的項目資金投入機制。
臺州市針對本區域民營資本充裕、民營企業投資回報家鄉意愿強烈、群眾建設高速公路熱情高漲的現實,因勢利導,將PPP模式引入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努力打通社會資本投資項目的“最后一公里”。
2、“專門機構”專營PPP
“十三五”期間,臺州高度重視引入社會資本共建,積極探索PPP融資模式,將PPP作為實施投資建設項目的主要融資方式。
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市發改、財政、交通、建設、國資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PPP工作領導,統籌協調全市的PPP推進工作。
2016年上半年,市財政局掛牌成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處,專營PPP工作。此為省內首個PPP專門行政機構,得到省財政廳高度肯定。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處成立后,各部門相互協作,嚴密篩選,搭建好PPP項目庫。
目前,臺州已連續發布
三批PPP推介項目庫
▼
第一批54個總投資1204.5億元
第二批89個總投資1744.7億元
第三批122個總投資2995億元
3、“1+X模式”運作PPP
實施“1+X”模式
↓↓↓
●一個PPP項目建立一個協調小組,由市領導召集,實行多部門聯審把關,各部門分頭向上級爭取政策支持和業務指導,積極化解PPP工作推進問題。
●財政部門主要負責項目操作全流程監管、“一案兩評”審核論證、資金安排等工作;發改部門負責政策機制研究、項目庫建設推廣和項目管理工作;
●項目建設主管部門和七大平臺作為項目實施機構,負責項目準備、采購、監管和移交等工作。
●發改部門負責項目庫建設和制度建設。
4、“主動推介”營銷PPP
2016年上半年,臺州市委市政府在清明假期召開了金融返鄉座談會;
5月份分別由市委書記和市長親自帶隊赴北京、上海召開了金融招商推介會,京滬兩地及長三角地區的200余家基金機構前來參加。在推介會上重點向臺州商會、臺州鄉賢和全國知名私募基金管理機構高管介紹臺州PPP項目的資金投入、收入來源和投資盈利等方面內容,做到了項目的優勢、實施機制等全方位展示給各位受邀對象,大大提升了PPP項目合作意向。編制PPP項目推介手冊,收集推介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22個,總投資2338億元。
5、“全程監管”規范PPP
臺州市嚴格按照財政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操作指南》操作,做好PPP項目的識別、準備、采購、執行階段的財政監管工作。
提早介入項目前期,參與項目PPP模式的設計、實施方案的審核、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等工作,采購環節全部納入監管,及時將項目進度錄入財政部PPP項目綜合信息平臺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