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7月5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楊詩奕)科室里住了個靜脈超級差又拒絕中心置管的病人。每次入院,我們護士姐妹們就用她們的炯炯眼加上神奇手來探查深部的血管,或蹲著,或彎腰……一找就是半小時。她們用心做事,低調做人,把健康、快樂奉獻給別人,把疲勞苦累留給自己,是我學習的榜樣。
最近,記者朋友圈流傳著這樣一張照片和一段話,這到底是什么情況呢?
原來,這段話和照片是臺州市腫瘤醫院內科一丁穎穎護士長上傳的。“這張照片是我偷偷拍的,都沒告訴她們,直到我傳到了朋友圈。”今日,記者在內科病房見到了丁護士長。

不用眼睛只能摸
照片里的主角之一顏阿公今年84歲,一直患冠心病多年。他是這里的老病號,基本一個月兩次都要來醫院“報到”。但是因為顏阿公的靜脈本身就不好,再加上年歲已高,長期反復住院用藥,我們常人肉眼所見的淺表靜脈,根本看不到也摸不著。
那該怎么打針呢?沒辦法,護士們只有靠摸,一寸一寸地摸過去,直到摸到有深層的震動,再“一針見血”。“每次阿公來住院,我們這邊的護士們都會主動請纓,一起為阿公找靜脈。她們就這樣蹲著、半跪著,順利的話十幾二十分鐘就能搞定,困難的時候卻是要花費一個小時之久。”丁護士長說道。
人手一份解剖圖
“這是什么?”記者問道。
丁護士長從手機里翻出了一張圖,上面寫著“深部靜脈解剖圖對照”。為了能更快、更準確地找到深部靜脈,內一的護士們人手一份解剖圖進行對照觸摸學習。
有時被誤解時時被治愈
俗話說“久病成醫”。生病久了,顏阿公他自己就有套理論。之前丁護士長根據顏阿公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建議他picc或中心靜脈置管,但顏阿公始終不能理解,總覺得將死的人才會置管。“不管我如何解釋,他都不聽,說我圖省力,技術水平差。當時聽了確實也挺委屈的。”丁護士長講道。但之后發生了一件事,讓顏阿公的想法得到改變。那次顏阿公住院,因為拒絕拔針致使留置針的留置時間太久,最后發生了靜脈炎,整個手臂都腫了起來。出院前,護士們特地為其仔細做了護理,并在出院后的兩天進行家庭隨訪。這些細微的舉動深深地感動了他。這次,顏阿公又來住院了。和以往不同的是,現在看到護士們就連聲道謝,打針的時候也不再堅持自己原有的那套理論了。“其實這樣一句謝謝我們就很滿足了。”丁護士長笑道。
【記者手記】這樣的病例雖然不多見,但是類似的事情在醫院里卻是時有發生。世界上最難的職業就是與人打交道。就像丁護士長在朋友圈所發的那樣,她們都是用心做事,低調做人;把健康、快樂奉獻給別人,把疲勞苦累留給自己。雖然有時被誤解,但卻時時被治愈。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