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6月19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 陳久忍)郡縣治,天下安。
這是從治國理政的角度來說的。就如臺州做得怎么樣,很大程度上決定于9個縣(市、區)的縣(市、區)委班子做得怎么樣。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是從造福一方的氣度來說的。以前,勤政為民的好縣官往往被老百姓稱為“父母官”,顯見期望之高。
那么,如今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一線總指揮”的縣(市、區)委書記們,每天究竟在想些什么,忙些什么?權力光環的背后,他們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一面?他們的甘苦、他們的喜憂、他們的壓力、他們的困惑是什么?
本次“喜迎十九大臺州看浙里”大型新聞專題策劃的每組報道中,我們將把各地《書記的一天》作為開篇隆重推出,其目的也就是通過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零距離實錄他們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狀況,感受他們的脈搏,傾聽他們的心聲,使人們對這個特殊的公仆群體,對他們所竭誠服務的這一方水土有更深入、更真切的了解。
【采訪札記】
一天的調研里,區委書記的五個角色
——記采訪黃巖區委書記徐淼的這一天
一天的時間里,臺州市委常委、黃巖區委書記徐淼共去了六個地方。
記者全程跟了徐淼一天,累得有點暈頭轉向。不過,采訪結束后,回顧一天密集的行程安排,徐淼的一個個角色形象卻在我的腦中漸次浮現出來……
徐淼上班的時間,比我們預想的早。早上8點不到,在區政府食堂吃早飯時,徐淼習慣性地打開手機查看郵件,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到黃巖正式任職后第5天,徐淼就向社會公布了個人郵箱,作為自己與群眾直接溝通的重要渠道。
一名高考生寫的郵件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名考生反映,晚上小區附近經常有工程車開過,噪音影響了休息。
徐淼瞬間化身熱心家長,當即在飯桌上交待區委辦主任朱江,解決好這個問題,務必保障好考生的休息。
簡單吃完早飯,距離上班還有十幾分鐘時間,趁這個間隙,徐淼又見縫插針地布置了一項落實中央文件精神的工作。
8點30分,徐淼一行人準時出發調研。首站是去西城街道東路村以及南城街道九峰高架,調研城中村改造工作。
今年省里對黃巖城中村改造考核要求為12個村,黃巖自加壓力,將45個村納入城中村改造,全力推進這項工作。
東路村的城中村改造正在房屋拆除階段。在隆隆的挖掘機聲中,徐淼向記者解釋了“城村雙改”工作對黃巖的重要意義——這項工作將是黃巖補齊城市建設短板,實現城市蝶變的重要抓手。
徐淼聲情并茂地向記者描繪五年之后黃巖城市面貌將發生的變化。作為黃巖的“當家人”,徐淼對建設“宜居宜業”黃巖的熱情和深情,深深感染了我。
9點30分,徐淼去區行政服務中心坐崗助推“最多跑一次”活動,又成了一名窗口辦事員。2小時內,徐淼共接待了6批群眾,耐心地解答問題。
坐崗之后的現場辦公會上,徐淼認為,接下來,“最多跑一次”要往精細化方向發展。這項工作推進得好不好,就看群眾是否滿意。
在他看來,行政服務窗口要像銀行窗口一樣,搞個群眾滿意度測評,每天進行匯總,將“最多跑一次”做實做細。
下午,徐淼又變身“店小二”,為模具小鎮的一家上市企業解決難題。
“有時候,留住企業就是最大的招商引資”。徐淼說過的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在服務企業上,黃巖區不遺余力。黃巖不僅要為企業發展掃除障礙、解決難題,區領導還親自掛帥,全力扶持企業,助力企業發展壯大,甚至上市。
當天的最后一站,徐淼選在了北洋鎮前蔣村,就像生于斯、長于斯的村民一樣,親切地和大家拉起了家常。
這幾年,前蔣村通過引進藍美莊園,發展農業旅游,不僅保護了環境,還實現了村民增收。在徐淼看來,“兩山理論”歸根結底就是要讓老百姓得實惠,前蔣村的變化,正是“兩山理論”在黃巖的生動實踐。
下午5點30分,調研結束,徐淼在村口,向村民揮手道別。
不過,對徐淼來說,下班時間并不意味著一天工作的結束。晚上,他照例還有很多工作要處理。徐淼辦公室的燈,經常亮到10點多。
盡管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但徐淼深知,一名黨員,一名公仆,才是他最大的底色。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