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全市老舊小區、城中村、背街小巷、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現場會在黃巖召開。
黃巖素有“36街72巷”美譽,但由于年久失修,諸多街巷破舊不堪,既影響市容市貌,又影響市民生活。改造后的勞動路、仁鳳路、斗雞巷、肇澤池巷等一批示范街巷,外墻采用青磚貼面,并布以街巷歷史文化景框、歷史典故介紹等。在街巷口、門頭、戶門、建筑入口等區域統一設置文化標志標識,在底層門面處放置景觀花架,保持街巷歷史人文風貌,展現古樸清新、整潔有序的街巷新形象。記者看到街巷畫室代表參與環境美化工作,在街道電線桿上作畫,給街景增添了的藝術氣息。
下埭頭村圍繞“和合家園”主題,邀請臺州規劃設計院進行全方位設計。改造后的村莊統一墻面、晾衣桿、洗衣槽、花箱、垃圾桶,文明優美的“城中村”展現在大家眼前。下埭頭村一位大娘說:“村里環境整治我們沒花一分錢,門前屋后越來越美,好得很!”
黃巖區委副書記徐華說,在創建過程中,黃巖老舊小區眾多、城中村改造困難、背街小巷臟亂、基礎設施薄弱等四大短板所帶來的牽制越來越突出,“外看像深圳,里看像鄉鎮”成為黃城新舊城區面貌差異的真實寫照。新一屆黃巖區委區政府班子按照“經濟、實用、高效”的思路,立足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深入推進美麗街巷建設,全力抓好“城村雙改”。
市委副秘書長、市同創辦主任林慷說,我市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已進入最后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決不能有任何厭戰情緒和盲目樂觀的思想,更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必須搶抓時間,掛圖作戰,緊張快干,有序推進老舊小區、城中村、背街小巷和基礎設施建設各項工作。
原標題: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