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小伙王小劍(化名)10來歲時就迷戀上了聞汽油,而這個特殊癖好,斷送了他年僅27歲的年輕生命。
記者調查發現,喜歡聞汽油味的市民不少。精神科醫生說,如果成癮就是病,得治!
小伙聞汽油成癮意外死亡
4月30日下午,天臺三合鎮的小王意外地在自己家沒有通電的冰柜里,發現了失蹤多日的哥哥王小劍。蜷縮在里面的王小劍,早已沒了呼吸,遺體已經開始腐爛。
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王家人悲痛欲絕。緩過神后,他們選擇了報警。三合派出所民警很快趕到現場,在冰柜里發現兩個沒有瓶蓋的塑料瓶,里面盛滿了汽油。
昨天,記者從天臺警方了解到,民警現場調查后,排除了他殺,認定是王小劍藏身冰柜中吸聞汽油,產生幻覺后,自己蓋上冰柜的蓋子,因窒息導致死亡。王家人對民警給出的王小劍的死亡原因,沒有異議。
記者了解到,王小劍平時與正常人并沒有什么不同,但是卻吸聞汽油成癮。他經常把汽油倒在可樂瓶等容器里吸聞,時間已經長達10余年。每次聞完后就會產生幻覺,或者癡癡傻笑,或者說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
王小劍的妻子因為忍受不了丈夫的特殊癖好,拋下年幼的孩子跟他離了婚。他的父母更是花光了積蓄,帶著他四處求醫,但無法令王小劍戒癮。
家人阻止時,王小劍就會消失個把星期,有時住在大街上,有時住在破廟。正因為他經常玩這一招,所以這次失蹤多日,家人并沒有太在意,沒想到發生了悲劇。
不少市民喜歡聞汽油味
臺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臺州精神衛生中心),精神(心理)科主任醫師、心理治療師齊鋼橋介紹,王小劍的狀況符合《國際精神障礙與分類》lCD10中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
齊醫生說,有患者吸食汽油或汽車尾氣等成癮,如同酒精、某些藥物依賴者一樣,可導致人格方面改變、自私、不修邊幅、暴力、暴躁不安、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理癥狀,也可有抑郁消極行為。王小劍可能同時兼具幻覺妄想、焦慮抑郁癥狀。
暈車的人,往往一聞到汽油味就惡心想吐,可也有些人,偏偏喜歡吸聞汽油味。
據了解,20世紀50年代初,很多研究就發現多數揮發性有機溶劑有怡人的芳香味,吸入后能迅速改變心境,產生所希望的主觀效應,使人精神振奮,有陶醉、朦朧的欣快感覺,產生與酒精類似的“酩酊狀態”。
民警介紹,一些有機溶劑和鼻吸劑也已經被視作新型毒品,其中包括油漆稀釋劑和去涂料劑、香蕉水、松節油、膠水、汽油、煤油和其他石油制品、打火機和清潔用液體以及各種氣溶膠劑。這些有機溶劑的刺激性味道,通過鼻吸進入人體后會導致知覺受損、失去協調和判斷能力,壓抑呼吸和腦部受損。
記者對身邊的人做了調查,發現喜歡吸聞汽油味的人不少。30歲出頭的蔡女士說,自己從小就喜歡聞汽油味,聞到汽油味,心情就會很愉快,開車去加油時,會特意在加油站多呆一會,就為了聞汽油味。
此前有調查統計資料顯示,有98.2%的中小學生接觸過此類溶劑。23.8%的學生表示喜好此類溶劑的氣味,0.8%的學生喜歡經常聞嗅這些溶劑,個別學生聞后出現麻木、欣然、幻覺等成癮癥狀。
吸聞汽油成癮是病,得治!
齊鋼橋說,在他接觸的病例中,煙酒、毒品等成癮是比較常見的,吸聞汽油成癮的不多,但每年也會碰到一兩個,以年輕人為主,“汽油是苯類物質,揮發時有種甜香的味道,容易使兒童上癮。”
“吸聞汽油成癮是病,得治!”齊鋼橋介紹,通過認知行為治療,幫助脫癮,藥物及支持治療,改善焦慮不適癥狀,改善軀體狀況,防止水電解質失衡,必要時應用抗抑郁藥、抗精神病藥以控制精神病理癥狀。還可應用物理治療,如重復經顱磁刺激、穴位刺激治療,幫助消除及鞏固療效。
有一個患者,讓齊鋼橋印象很深。小伙子21歲,父親陪著來的。父親稱兒子從初一開始喜歡上了聞汽油,剛開始去聞父親的摩托車的汽油味,家里人也不太注意,只是覺得他有點特別。
后來,家人發現他對聞汽油好像上癮,除了經常去聞父親摩托車的汽油味,有時站在加油站邊上聞。高一時已不能控制自己,拿個瓶子裝著汽油,把自己鎖在房間聞。
由于一心只想著怎樣才能聞到汽油,小伙子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家里人為了讓他戒除這嗜好,有時打,有時罵,但根本沒有用。
家里人意識到可能是一種病,帶他去醫院做各種檢查,檢查后沒發現身體有什么異常。后來他還是天天聞,甚至精神恍惚,似笑非笑,為此把他關在家里,他會煩躁不安,甚至罵家人。這種狀況,根本無法上學,家人給小伙子辦了休學。后來經人介紹,小伙子到第二人民醫院治療。經系統的藥物、心理行為及物理治療,慢慢恢復正常,現已在大學就讀。
齊鋼橋說,吸聞汽油成癮,往往是生物學基礎上,由后天心理、社會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盡量不接觸汽油密集的場所,多參加集體活動,轉移注意力,慢慢地,就會減少對汽油的依賴和喜歡。上癮嚴重的,要盡早到專業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