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正文
三門治危拆違工作掃描:拆出新空間 治出新亮點
2017年03月22日 來源: 浙江在線 通訊員 任平 鄭胤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3月22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任平 鄭胤) 4個月,共開展6次“拉網式”治危拆違集中行動,出動人員1.88萬人次,動用挖掘機等大型機械631臺,加上常態拆違,共拆除各類危、違點1273處,建筑面積224.84萬平方米。

  4個月,不僅“周周有行動,月月有主題”,更是堅持對拆后地塊早規劃,做到宜耕則耕、宜綠則綠、宜建則建、宜留白則留白,為工業企業騰籠換鳥、為村莊規劃騰置土地、為“兩路兩側”掃清障礙,共帶動項目21個,擴大有效投資8.76億元。

  這就是三門縣最近4個月治危拆違的成績單。拆出了“三門速度”、展示了“三門鐵軍”、治出了“美麗三門”。

  拆出了“三門速度”

  3月15日開始,在挖掘機強力推動下,城南建材市場結束了它十年的特殊歷史使命。

  很難想象涉及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100多名產權人、31戶經營戶的建材市場,在縣、街道、村三級聯動下,僅2個多月,就將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變為現實。

  翻閱該縣4個月的治危拆違史,還有許多這樣的案例。

  時間回到2016年11月18日,三門縣召開治危拆違攻堅戰部署會;翌日,召開治危拆違攻堅戰動員大會;第三日,全縣第一次“拉網式”治危拆違集中行動,正式打響治危拆違首戰。當日,全縣出動2400余人次,拆除54處,18.73萬平方米,日拆除量創5年來新高,實現破難開局。

  首戰展示出來的力度之大、推進之快,是該縣專項工作史上所罕見的。

  但首戰只是序曲,為做好治危拆違工作,該縣周密部署,擬定“七先拆”“六必拆”為重點的詳細計劃,制作重點問題區域分布圖,確定主要拆除點位,實行銷號處理,做到精準控違(危)、應拆盡拆。同時開展違法建筑、臨時建筑、危舊房等大排查行動,形成精確至門牌號的詳細點位臺賬,落實專人記錄數據。

  “最近幾個月,我縣是‘周周有行動,月月有主題’,特別是集中行動日,我們重點選擇影響面大、震懾力強、教育效果好的點位進行集中拆除。”三門縣“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統計,4個月時間,該縣新排查出危舊房7021幢,面積86.56萬平方米;出租房、合用場所以及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排查率達100%,10人以上居住出租房、合用場所消防整治合格率達100%。

  展示了“三門鐵軍”

  成績背后,是“三門鐵軍”的辛勤付出。

  在治危拆違中,三門縣委書記楊勝杰,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昌明等縣四套班子領導始終靠前指揮,除召開會議進行集中部署外,每次集中行動均深入一線。

  楊勝杰說:“治危拆違,既是省、市部署的一場硬仗,又是地方轉型發展的攻堅之戰。既事關三門的城市建設和產業轉型,更關乎當地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寧愿把錢花在現在的治理上,也不要把錢花在事后的處理上。”

  上下齊心,其利斷金。

  治危拆違最難做的就是群眾思想工作。為此,鄉鎮(街道)、村干部充分弘揚“鐵鉗”精神、倡導“五皮”作風、踐行“三門”干部,通過發動黨員干部先拆,鼓勵群眾自拆,堅持“既拆官也拆民”“既拆大也拆小”“既拆難也拆易”的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公平拆違、公正拆違、文明拆違,形成了干群配合齊推進的良好氛圍。

  在城南建材市場的拆遷工作中,縣領導專門牽頭召開8次協調會,海游街道30名相關干部每人走訪群眾、經營戶、尋找搬遷點40次以上,大家“7+黑,雨加晴”,連續奮戰2個多月,最終啃下這根“硬骨頭”。

  蛇蟠鄉黃泥洞村是該鄉全域旅游化的重要一環,該村村民陳某的房子在村主干道邊,門前鐵皮棚和屋后廚房屬違章建筑,均是拆除對象,但陳某反對。蛇蟠鄉副鄉長吳敏杰多次上門溝通,最終得到他同意。而拆下來的東西沒地方放,陳某又舍不得廉價處理給廢品站,吳敏杰就自掏腰包,補齊廢品收購差價。

  這樣能做工作、善做工作的“三門干部”還有許多許多。截至目前,該縣共出動各級干部18790余人,走訪12000余戶,黨員自拆60余戶,成功赴外地勸說在外村民自主拆房40余戶。

  治出了“美麗三門”

  治危拆違是措施,不是目標,最終是為了讓百姓獲得更好的安全感、幸福感。該縣始終把治危拆違作為建設“美麗三門”的有力抓手和擴大投資的有效載體,與創國衛、“六大美麗行動”和產業轉型升級等工作相聯動,實現互促共進。

  亭旁鎮鎮區的主街道,以往兩側亂堆放、亂搭建情況較為嚴重,群眾反響較大。如何整治這一區塊是一大難題。

  日前,當記者來到亭旁鎮主街區時,只見道路兩側樓房外圍都被腳手架圍了起來,工人們正在腳手架上有序作業。該鎮黨委委員楊性波告訴記者,該鎮將治危拆違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有機結合,目前正改造主街區的樓房外立面,整個區塊將成為“特色街區”樣板樓工程,最終打造一個兼具歷史記憶和文化內涵的特色小鎮。

  S326(60省道)三門段改建是該縣重點工程,道路兩側違法建筑較多,施工遇到一些阻力。對此,珠岙鎮以治推拆,破解兩路兩側違法建筑難拆除問題。借此次治危拆違東風,對珠岙鎮與天臺洪疇鎮交界處兩路兩側違法建筑進行拆除,8天內共計拆違近10萬平方米,完成縣級點位54處,鎮級自查點位204處,為進一步改善該縣西北部交通條件、提速沿線地區開發提供了重要保障。

  海潤街道上楓坑村被鑒定為D級危房的三門亞峰建筑材料廠職工宿舍如今也成了企業轉型的改造用地;城南建材市場拆除后,城南村蔬菜二隊擬投資2000萬元,建一個地上3層的綜合市場,以商貿為主,預計商鋪出租收入可從原先的每年100萬元增至300萬元左右……在“拆”中留足“建”的空間,謀劃帶出新項目,從而擴大有效投資,實現互促共進,成為全民共識。

  據統計,三門縣共拆除騰出土地1883.5畝,目前已利用1054.8畝,其中,用于農房改造、宅基地安置、古村落改造等美麗鄉村建設675.1畝,用于景觀綠地、公益設施建設等公共事業用地210畝,復耕42.2畝,用于工業企業“騰籠換鳥”127.5畝。

原標題: 三門治危拆違工作掃描:拆出新空間 治出新亮點

標簽: 三門 治危 拆違 空間 亮點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