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線2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梁國瑞 通訊員 吳敏力 周薇薇 徐平)元宵過后,回鄉過年的海南浙江商會常務副會長張聰仍留在臺州黃巖,督促推進他在嶼頭鄉投資的藍美莊園二期工程。“國慶節前,滑草場、花海等5個項目都要完工。”張聰說。
這個莊園所在的前蔣村,地處黃巖西部山區,壯勞力大多外出務工,村里幾乎沒有集體經濟收入。“自從開展鄉賢結對幫扶,村莊面貌有了大變化。”村委會主任朱仕興說,這兩年,村民從藍美莊園領到的工資,就超過了2000萬元;在這個項目帶動下,今年村里要開辦的民宿就有近20家。
在鄉賢幫扶下發生改變的村莊,如今越來越多。去年以來,臺州市開展“萬名鄉賢幫千村”活動,全面推行鄉賢文化,助推基層治理,打出道德育村、項目扶村、文化治村等“育、扶、治”系列組合拳。截至今年1月底,共有19520名鄉賢與1988個經濟薄弱村結對,落實產業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發展等項目4200多個,幫扶資金達114.2億元。
利用在外鄉賢回鄉過節、祭祖、探親之機,各地紛紛展示鄉村生態、資源優勢,組織鄉賢座談、考察,積極對接鄉賢資金、項目,發展特色產業,做強村級集體經濟。天臺縣雷峰鄉鄉賢陳金鎖在山東經營環保企業,在鄉里邀請下,今年春節期間,陳金鎖回鄉與范莊村結對,簽下總投資1.2億元的云端文創基地項目。
除了引入鄉賢資金、項目,臺州各地發揮鄉賢優勢,為村民開拓發展思路。在溫嶺石塘鎮五岙村,歸國鄉賢陳斌合作投資2000萬元,改造空心衰敗的村落,辦起精品民宿“流水人家”。在鄉賢帶動下,當地漁民開辦了150多家民宿,不僅帶動漁民轉產轉業,也帶動了新產業新業態。
在臺州,鄉賢力量正積極參與鄉村治理和公共服務。當地探索鄉賢“教化+治理”新模式,構建傳統人文精神和現代公共治理相融合的新型鄉村治理體系。張新建是臺州市政府的“老機關”,以“第一書記”身份被派駐到家鄉仙居的嶺腳村后,化解了村班子內部矛盾,增強了凝聚力,使村莊順利完成整村農房改造,成功創建美麗鄉村精品村。
如今,臺州聯系、對接鄉賢正向全時空、零距離轉變。椒江區建立動態鄉賢名錄數據庫和對接項目數據庫,并設立“網上鄉賢會”和鄉賢微信群,各級干部和職能部門與鄉賢在網上交流溝通,形成了“線上無縫對接、線下項目落地”的幫扶新模式。
原標題: 浙報頭版頭條關注︱臺州萬名鄉賢幫千村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