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州村民挖了塊大石頭沒想到卻挖了段歷史》)
講真,黃巖歷史悠久,文物遺跡眾多。一些背街小巷,鄉野村莊經常藏有文物。
今天出場的寶貝,就是在田地里發現的,是一塊石頭,上面刻有文字,據說跟歷史上的某位“牛人”有關哦!
高橋街道三童岙下坦村一戶人家的農田里發現一塊石頭。

經過文物部門清理測量,整個石頭呈掌形,高145厘米,上廣64厘米,中廣90厘米,下廣56厘米,左厚20厘米,右厚10厘米。

看見上面的“天然”二字了嗎?埋在土里多年,表面的紅色顏料已經褪去,字跡卻依然清晰。
這么一塊龐然大物,為何會在農田里?上面的字又是誰寫的呢?
先來看看《黃巖縣志》是怎么說的。書中記載:“天然”二字石刻,經二尺許,在三童岙藥寮,宋謝伋隱居處,相傳為朱文公書。
朱文公就是大名鼎鼎的朱熹,他曾三次到黃巖,第一次正是去拜望在此隱居的謝伋。
謝伋是何許人?
謝伋,字景思,原籍河南上蔡人。南宋紹興間任太常少卿。
紹興二年(1132)八月,主戰派彈劾秦檜賣國投降計策。其父謝克家參知政事上書《褫職告詞》,秦檜被罷相。紹興八年八月,秦檜復相,誅鋤異己,謝氏父子辭官隱居靈石寺。
父卒,謝伋后遷三童岙,開辟藥園,自號“藥寮居士”,種藥為生。紹興二十五年,秦檜死,朝廷召回謝伋,任職處州,卒于黃巖三童寺寓舍。
朱熹拜望謝伋是在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二年。他先到湖州拜訪三叔,然后轉道南下,經會稽(紹興)、天臺,再到黃巖城西三童岙鳳凰山下拜望謝伋。
朱熹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拜望謝伋究竟為啥?
原來,謝伋是上蔡理學名人謝良佐之從孫,謝良佐世稱“洛學”之魁,是當時程門四子中最優秀的一個,朱熹是來向謝伋請教學問的。
朱熹拜見謝伋后,對這位佛道雙修的飽學名儒十分敬慕,寫下了《題謝少卿藥園》。這次問道謝伋讓朱熹對理學大有參悟。“天然”二字石刻或許就是此次拜望期間所寫。
原標題: 臺州村民挖了塊大石頭 沒想到卻挖了段歷史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