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初見成效、明年上半年大見成效——11月17日,在各項工作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臺州市召開“除隱患、保安全、促轉型、惠民生”治危拆違攻堅戰動員會,吹響了集結號,明確了這一場硬仗的目標。
“治危拆違攻堅戰是全省統一部署的一場硬仗,臺州要體現應有的擔當,體現應有的力度!”市委書記王昌榮的話擲地有聲。全市各地快速組織、迅速行動,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和背水一戰的態度,打響了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調整后的“第一仗”。
這一場攻堅戰,打出了氣勢和氛圍
椒江區打響全市首戰,路橋區提前規劃拆后利用區塊,臨海市掛圖作戰連夜排查危舊房,溫嶺市借勢推進41個村整村拆遷,黃巖、玉環、天臺、仙居、三門陸續攻破了一批“違建”“危建”難題——看不到硝煙,卻到處是戰場。
在玉環縣的76省道與沙門鎮桐興路、環沙北路交叉口,兩家違建店面和老客運中心在11月24日的治危拆違集中行動日中被順利拆除,濱港工業城的開發建設將大大提速。玉環縣是全省首批“基本無違建縣”之一,也是臺州市第一個“基本無違建縣”。在這場攻堅戰中,該縣仍堅持目標不松、決心不變、力度不減。
三港建材市場南門邊違建商鋪的拆除,將打通心湖路和湖塘路;三門亞峰建筑材料廠職工宿舍拆除后,將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用地;花橋鎮寺前村8000平方米危房拆除,將安排68間宅基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11月20日,三門縣治危拆違“拉網式”集中行動通過視頻、圖文直播等方式,贏得了十多萬群眾的圍觀和點贊。
在臺州的角角落落,治危拆違正以破竹之態深入推進。而冷冰冰的“拆”字背后,是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的溫情,是“7+黑”的工作常態。
椒江區海門街道安川路區塊房屋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共有4幢D級危房,長年失修,加上這一區塊毗鄰椒江區蔬菜批發市場,居住人員復雜,是治危拆違的重點攻堅點位。圍繞這一區塊危舊房,椒江區整合多方力量,數月來通宵達旦地做工作,終于拆除該點位違建面積3000平方米。
這是一份令人自豪的成績單:11月18日至29日,10個工作日,全市共出動35000多人次,動用大型機械1615臺,拆除危(違)點5149處,面積510萬平方米,其中違法建筑320萬平方米,沒有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
這一場突圍戰,打出了空間和效益
伴隨著挖掘機隆隆的轟鳴聲,黃巖區東城街道王西村十多間危房轟然倒下。拆治到位后,王西城中村整村改造項目將全面提速。
“破”是為了更好地“立”,“拆”是為了更好地“用”。各類安全隱患問題,本質上都是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的映射。抓治危拆違,實質上就是抓產業轉型、抓社會治理、抓民生建設,也是抓項目投資。
11月20日下午,臨海市杜橋鎮下卓村部分違建廠房被拆除,拆違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這里原先是一片建成十多年的簡易廠房,集聚了眼鏡加工廠、木材加工廠、倉庫等,除了安全隱患,還一直存在臟亂差的問題。“元旦前,我們將逐步拆除周圍的危房、廠房、民居,計劃建設11萬平方米的現代小區,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臨海市杜橋鎮杜街辦事處工作人員蔡劍平說。
在私營企業發達、外來人口眾多的路橋,同樣存在大量危舊房、“四無”生產經營單位和“低小散”企業,都是打贏這場攻堅戰的“攔路虎”。“我們正在奮起直追,從速度、力度、溫度、深度四個緯度全方位推進治危拆違,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產業升級,促進經濟轉型和社會治理升級。”路橋區治危拆違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蔡旭民表示。
而隱患密集的城中村,是溫嶺市打響治危拆違攻堅戰的第一“戰場”。在太平街道后應村,幾臺抓斗機正在拆后廢墟上工作。短短一個月時間內,該村拆遷區內房屋已拆除超18萬平方米,基本完成任務目標。
“治危拆違是溫嶺繞不開的話題,是必須突破的難題,也是今后幾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主題。”溫嶺市委書記徐仁標說,接下來,溫嶺將以項目化形式推進城中村改造,加強拆后利用,促進城市規劃升級、建設升級、管理升級、產業升級,把城市原來的“污點”變成“亮點”。
這一場考驗戰,打出了形象和面貌
把目標刻在心中,一戰到底;把重點擺在案頭,一往無前;把措施攥在手上,一氣呵成。
當前,縣(市、區)換屆調整已經基本到位,治危拆違就是開門“第一仗”,是一場考驗新班子作風和戰斗力的“戰役”。自治危拆違攻堅戰打響以后,各地“新班子”把首戰當決戰,連夜部署,周末無休,下基層、赴一線,坐鎮指揮、實地督戰,打出了精氣神,展現了新氣象。
天臺縣三合鎮大橫辦事處有27家違建企業,總面積達2.2萬平方米。如何穩妥推進、和諧拆除,成為考驗當地黨委、政府執行力的一塊“試金石”。該縣連夜召開專題部署會,分管領導及駐村干部對違建戶進行“一對一”包干落實,發動當地有威望人士、村干部等共同做思想工作,盡量減少其損失,使得拆除順利進行。
同時,各地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破除“不能、不愿、不敢”的思想障礙,做到借勢、借力、借機強勢推進。從不愿拆到配合拆,再到主動拆,整個局面迅速打開,黨委、政府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為。
11月21日下午,伴隨著隆隆的挖掘機聲,仙居縣下各鎮黃粱陳村5間3層樓的違法建筑變成了一堆廢墟,在場群眾拍手叫好。這是一處黨員干部和企業主少批多占的違法建筑,建筑面積有3600平方米,此前群眾反映強烈。在此次治危拆違攻堅戰中,仙居縣則自加壓力,梳理出重點難點,合理進行排兵布陣,開展八大專項行動;縣“三改一拆”辦牽頭排摸出一批典型違法建筑,突破“老大難”,勇啃“硬骨頭”;鄉鎮(街道)和各職能單位一拆到底,打出聲勢。
初冬的臺州,氣溫驟降,但各治危拆違現場卻是熱浪滾滾。全市上下正在以最大的決心、最有力的舉措、最頑強的作風,堅決打贏這一場攻堅戰。
原標題: 治危拆違的“臺州力度”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