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偉的群墩”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葉浩 攝
臺州沿海高速是臺州“十二五”期間建設里程最長、投資規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項目,也是民生工程。
10月,這條將助力沿海經濟騰飛的大動脈,呈上了一份喜人的成績單。
今年前10個月,臺州沿海高速完成投資71.5億元,完成年初臺州市委、市政府下達的63億元投資任務的113.5%,超額30%完成年初省交通運輸廳下達的55億元投資任務。
成績的背后是智慧與汗水,臺州沿海高速以“兩美”浙江重點工程勞動立功競賽為抓手,構筑“八大賽道”,掀起競賽熱潮,打造了一臺爭優“新引擎”。
只是近黃昏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馬冬益 攝 構筑“八大賽道”駛往藍色夢想 主攻沿海,再筑大平臺,臺州沿海高速公路承載的是臺州乃至全省的藍色夢想。 這個夢想,對于所有參建人員而言,是工程規模大、時間緊、任務重的現實。而如何營造搶工期、抓質量、贏效益的氛圍,形成合力等種種問題擺在了臺州沿海高速公路指揮部的面前。 “‘兩美’浙江重點工程勞動立功競賽帶來了很好的契機。”臺州沿海高速建設指揮部主要負責人說。 據了解,在“兩美”浙江重點工程勞動立功競賽(簡稱“兩美”立功競賽)啟動后,沿海高速立即行動,做到早謀劃、早啟動、早落實:召開“兩美”立功競賽專題研究會議,成立競賽活動組織機構,并研究制定競賽實施方案、工作計劃、宣傳制度,形成文件下發到各參賽單位。隨后,指揮部舉行“兩美”立功競賽啟動儀式,全線參賽單位誓師“兩美”建設,在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總工會和市總工會的指導下,在全線109公里的戰線上,對13個標段、8個監理辦、10個服務單位進行了全員、全域的廣泛發動,圍繞質量、安全、進度、創新、廉政、宣傳等推出了許多有特色的比武、競賽等立功競賽活動,掀起了參與立功競賽的熱潮。 一比標化,打造樣板,引領精細化施工;二比質量,弘揚工匠精神,建造品質工程;三比安全,倡導以人為本,確保生產安全;四比進度,實行掛圖作戰,干出建設加速度;五比創新,依托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六比效率,樹立爭先意識,提高整體效益;七比關懷,創建和諧工地,激發員工熱情;八比廉潔,強化黨團工青婦力量的共建共管。 眼下,臺州沿海高速構筑的“八大賽道”在各個標段耳熟能詳,全員參與、班組競賽天天比、大比武活動月月有,極大地激發了全線15000多名建設者的生產積極性和工作熱情。 目前,通過“百日攻堅”“百日無雙休”等活動的“加速度”,全線政策處理已基本完成,工程建設全面實現“掛圖作戰”,按既定目標加快推進;質量管理和安全生產穩定可控,廉政建設穩步推進;特別是信息化管理系統,在“兩美”浙江立功競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實現了場站硬件的集中管控、場站規模化生產、設備智能化和產品精準化、先進工藝全線標化推廣,不僅提高了質量管控水平,而且為安全生產加上了一道“護身符”。 最美路橋人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藍志敏 攝 實干為引擎:引領建設加速度 9月20日,2016年僅余100天! 為進一步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確保2018年沿海高速全線通車目標的實現,當天,臺州沿海高速指揮部舉行動員誓師大會,指揮部通過反復調研協商,自加壓力,把全年建設目標提高到完成投資額80億元,以奔跑的模式,吹響了“奮戰一百天,決勝四季度”的號角。 關鍵詞:政策處理 征遷政策處理,是每一個工程的基礎。 據了解,臺州沿海高速政策處理工作涉及6個縣(市、區)23個鄉鎮(街道)314個行政村,征地總量達1.73萬畝,需拆遷房屋42萬平方米,遷移墳墓3萬多穴,改移桿線2600處。 而在浙江全省,一年的拆遷量為3萬畝左右。 面對艱巨的征遷任務,臺州沿海高速各級指揮部和沿線黨委、政府拿出拼勁,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戰。 從去年8月開始,臺州沿海高速溫嶺段僅用4個月時間,完成征地3211畝。石橋頭鎮率先完成350穴墳墓搬遷、180畝土地征收和35戶房屋拆遷工作,2016年春節前拆遷戶已入住新家。30天完成550穴墳墓搬遷、150間房屋拆除,80天拆除7萬平方米房屋……“磊石速度”“箬橫速度”“長沙力度”令人驚嘆。 “實干論英雄、征遷爭先進”“百日無休雙服務”“百日攻堅”……今年,以系列競賽活動為抓手,沿海高速全線征遷工作在4月劃上圓滿句號。 “政策處理,是工程建設的關鍵和基礎。沿海高速8個月完成土地清表交地1.73萬畝,實現了全線無障礙施工。”臺州市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指揮部主要負責人說。 8個月的拆遷量,近乎全省全年拆遷量的六成。 省級多個部門領導,用“想不到”來盛贊臺州沿海高速的征遷工作。 關鍵詞:掛圖作戰 11月21日,臺州灣大橋節段梁的架橋機開始拼裝。 全長4.038公里的臺州灣大橋,是臺州沿海高速的節點工程,不光要保證建設速度,還要確保品質。大橋兩個主墩,每個有32根樁,長度都在150米以上,最長的達158米,為國內最深長樁基。 按照建設節點,大橋主墩承臺要在明年臺風季來臨前,實現承臺以上170米高度全部結頂。 鄒俊是大橋主墩作業隊隊長,從春節至今,他和一百多名工人一起堅守現場,一天都沒顧得上休息。“加快進度,把質量搞好,辛苦點沒事!” 實行掛圖作戰,各工區、各標段、各節點、各工地都亮出作戰圖,按月對標,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各施工單位,24小時施工。 這是臺州沿海高速建設的常態化工作。 而這也正是響應省委、省政府“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號召,積極參與省總工會組織的“兩美”立功競賽活動,在臺州沿海高速建設指揮部全線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才得以讓臺州沿海高速用10個月時間,完成并超過了省市兩級下達的投資任務。 匠心為方向:提升品質加速度 比的是速度,拼的是質量! 自工程建設伊始,沿海高速便以打造百年品質工程為目標,工匠于心,堅持以樣板為引領,通過舉辦“施工標準化現場會”“信息化管理現場會”“立柱鋼筋籠保護層工藝控制現場推廣會”“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大比武”等一系列活動,將最優工藝推廣至全線,提升沿海高速整體工程品質。 關鍵詞:精益求精 7月,臺州沿海高速通過現場會的形式,向全線乃至全省推廣了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TS14標的橋梁立柱鋼筋籠保護層工藝控制。 臺州沿海高速生產制造的橋梁立柱,其鋼筋保護層厚度的誤差被精確控制在±5毫米之內,整體合格率高達94%,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而創造奇跡的,是班組長金保春,看似并不起眼的鋼筋加強箍自動焊接彎曲機,其妥善消除了鋼筋加工精度、安裝定位、砼澆筑等施工環節可能出現的誤差,并將最后誤差控制在5毫米以內!目前該工藝已在臺州沿海高速全線推廣使用。 弘揚工匠精神,建造品質工程,是臺州沿海高速構筑的“八大賽道”其中之一。 今年以來,臺州沿海高速舉辦了一系列比武大賽,如智能張拉壓漿設備大比武、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大比武等,打造工匠品質。智能張拉壓漿設備大比武,選取全國質量領先、性能穩定、工效高的三家設備廠家參與沿海高速公路建設。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大比武中,TS17標的兩名工匠焊接出了漂亮的魚鱗紋,成為全線學習的標桿。據了解,運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接技術,相比原先電弧焊的人工費、材料費、焊機攤銷費、電費等方面核算,成本大幅度降低。 工藝創新,提升工程品質。在工程建設全線,不乏充滿創新的班組和員工。他們在一線建設中發現問題,創新工藝,又實踐于工程建設,一個又一個創新的點子構成了臺州沿海高速“大智庫”,沿海高速指揮部更設以高額獎金,通過“我為沿海高速獻一計”評選活動激發一線員工創新發明的積極性。 關鍵詞:智能“監”造 在臺州市沿海高速公路工程指揮中心,巨大的LED電子屏幕實時顯示著沿海高速公路項目各個標段的工程進度動態。 這個集6大管理系統和9大監測系統于一體的“6+9”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了臺州沿海高速工程項目從傳統建造到智能“監”造的轉型,成為浙江交通建設利用大數據塑造品質工程的樣板,更為建設”兩美”浙江重點工程立功競賽立下“質量管控功”。 4月,臺州沿海高速信息化管理平臺開始試運行,這套“量體裁衣”的信息化系統逐步掃清工程在質量安全、檢查、整改和履約等方面的管理“盲區”。至今,通過該系統巡查發現并整改491人次項質量安全問題。 信息化,不僅是管理觸角的延伸,大數據的應用也讓工程透明化。 以往,工程質量是否合格,在于最后的那一紙證明。 而在“6+9”模式下,工程質量從被動監測變成了主動分析,一盤混凝土、一根鋼筋都被量化,工程質量的把控直接延伸前端。 26臺拌合站、23臺萬能機、21臺壓力機、10臺樁底壓漿機全程進行數據智能采集……截至目前,共采集數據470000余組。而采集到的數據一旦有一項不符合,系統就會自動預警,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一目了然,偷工減料和數據造假無處藏身。 數據的采集,不僅杜絕了偷工減料,也讓施工材料的標準化有了提升。從工地取樣的混凝土試塊強度報告中,強度都滿足要求,也沒有不合格試塊,但是各個標段制作的試塊強度不夠穩定。這時候,系統就可以對被采集數據進行橫、縱關聯分析,把隱含在各組數據之間的隱性特征提煉出來,通過砂石、水泥的配比來控制均方差,讓混凝土品質更高。 安全為守護:督促平安加速度 山海之城的臺州,美麗風景背后是讓沿海高速建設者們頭疼的臺風、潮差,還有路線長達109公里、橋隧比例高達70%等一大堆安全難題。整整6座跨海灣大橋,水上作業、高空作業和立體交叉作業多如牛毛,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在臺州沿海高速構筑的“八大賽道”中,安全生產也是一大重要賽道! 關鍵詞:“紅線”意識 安全生產,首先要從思想意識上抓起。 在沿海高速,從指揮部負責人到工地一線工作人員,“安全”兩個字是時時刻刻掛在嘴上、記在心里、轉化為實際行動的“紅線”。 走進騰達建設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PPP2標工地,只見寫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企業要發展、安全是保障”“關注消防、安全至上”等標語的告示牌隨處可見。項目部負責人唐經理指著工地上的電線桿說:“光是這些臨時電路架設我們就投入了1300萬元,沒有安全,公司的品牌價值就是零。” 在中交四公局TS11標一號場站的安全體驗館,來自湖南的建筑工人李成珠說:“以前沒覺得安全帽有多么重要,經歷過撞擊體驗后,以后再也不敢疏忽大意了。” 為了強化一線工人的安全意識,沿海高速開展了“三級安全培訓”“崗前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以及防臺、消防、臨時用電、防雷擊等有針對性的安全專項培訓和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工作,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在沿海高速,除了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還設立了由7名高級技術人員組成的安全處,負責各項管理制度的制訂與完善,目前,共制定各類制度約45個。指揮部與各處室,各縣(市、區)指揮部,各工區指揮部,施工、監理、設計等參建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安全生產責任層層落實。 關鍵詞:萌芽狀態 近日下午,在位于三門灣的沿海高速TJ10標鋼筋廠內,兩名工人未戴安全帽進行作業。他們的行為被遠在幾十公里之外的市指揮部視頻監控中心值班人員發現,迅速進行截圖并通過“沿海高速安全工作QQ群”電話通知了項目部安全負責人,管理人員迅速抵達現場對該行為進行了糾正。 抓安全生產,絕不能依靠亡羊補牢式的管理,必須時刻防患于未然。 為進一步加強臺州沿海高速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管理工作,預防結構性、系統性安全風險,市指揮部加強了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查、審批和落實工作,確保“五個必須”,即施工作業前必須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必須按規定論證和審批,施工作業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必須按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施工,施工方案完成后必須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上半年,全線共完成153個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查工作,其中,61個方案進行了專家評審,為安全施工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通過強化部署安排、強化過程考核、嚴把綜合評價等措施,“平安工地”建設力度和實效得到持續加強,安全生產基礎不斷夯實。市指揮部嚴把施工單位自評、監理單位復評關,不定期檢查各單位“平安工地”建設情況,強化落實成效;每季度開展一次“平安工地”建設綜合考評,并將考評與流動紅、黃旗相結合,與企業信用評價相掛鉤,以此倒逼各項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快推進快到位。上半年,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平安工地”建設合格率達100%。
原標題: “八大賽道”助推品質工程加速跑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