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三門洞港整治工程進入收官階段。河道碧波蕩漾,河岸整修一新,景色格外宜人,成為附近村民散步的好去處。
“以前洞港水質很差,河道都被堵住了。”談及洞港的變化,沿線梅岙村村民翟紅感觸頗深。那時,洞港所在的浦壩港鎮,沿河共有94戶居民在大面積養殖牛蛙。因村民缺乏環保意識,也沒配備污水處理設施,養殖污水均直排入河,污染嚴重。
洞港位于三門、臨海交界,發源于三門縣長大山脈,流經三門南山村、埠頭村等10多個村莊,最終由洞港閘匯入東海。自1970年洞港建閘運行以來,河道淤泥日漸堆積,造成泄洪不暢。每年臺風來臨之際,都會發生洪澇災害。
洞港治水,必須先治理養蛙亂象。2014年,浦壩港鎮下發養蛙整治通知書。為減少養殖戶損失,待牛蛙售出后,當地引導42戶養殖戶自主拆除牛蛙養殖場,拆除牛蛙養殖場和附屬物面積387余畝。同時,整治兩岸9個畜禽養殖場。
牛蛙停養后,養殖戶們何去何從?浦壩港鎮帶著養殖戶前往周邊新型農業基地參觀學習,引導30多名農戶將養殖場改造為大棚甜瓜、草莓等新型農產基地。
清淤泥、加固堤防、打造生態河道……為加快洞港的排水速度、提高蓄水抗旱能力,2015年,浦壩港鎮開始實施洞港整治工程。截至目前,浦壩港鎮已疏浚淤泥33萬立方米,全面加固改造洞港閘,綜合整治河道沿線生態。同時,針對當地個別農戶傾倒生活垃圾入河的現象,該鎮及時開展河道垃圾清理行動,避免二次污染。
如今,水質日漸恢復清澈,洞港整治初見成效。“下一步,我們打算開展洞港工業園區污水管網建設,將洞港整治進行到底。”浦壩港鎮治水辦主任項永軍說。
原標題: 三門整治“老大難”問題:拆除養殖場 洞港水復清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