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磯島碼頭
臺州最東的海島,東磯島,能滿足人們對于世外小島的所有想象。
那是一座三岔形的島嶼,嵌在東海上,周邊有雀兒岙島、田岙島等諸島相伴,倒不孤單。這一帶的島嶼,地理上被命名為“東磯列島”。
東磯島屬遠岸島嶼,從臨海頭門港出發,坐船行駛約14海里,便能抵達。古時,島上就有人跡,大抵是漁民漂泊于此,到了清末,這里曾駐扎防汛官兵。
在當代人眼中,東磯島極符合大眾審美——它足夠遠離塵囂,被大海的壯美包裹,自然風光與人為的滄桑感并存。這是一個優質的旅行目的地。
但倘若常年居住在島上呢?拘束在這個四周都是海水的空間,日復一日地重復農耕時代的勞作。那必然是另一幅場景了。

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王小清/攝
冷冽小島
東磯島上,老房子比住著的人要多。
島嶼是一座山,山的西面,是漁船的入海口。房子在入海口周圍分布,有的立在海邊,有的臥在半山腰,順應地勢而建,朝向各不相同。
老房子多由石頭壘成,木質窗欞,頂上覆蓋青瓦。也不知多少年沒住人了,房門幾乎歪斜了,門上掛著深黃色的鎖頭。透過門縫朝里望,空洞洞的黑,別無他物。由于年歲久遠,不斷受潮潤的海風腐蝕,墻體已經斑駁不堪。一些房子的屋頂甚至已經塌陷,梁木裸露在外,覆蓋了一層厚厚的苔蘚。
老房子是何時建的,這個問題,最老的島民也無法回答。
“我初到東磯島時,這些石頭屋已經在那里了。”現年67歲的王富好,在島上居住了42年。他推測,老房子歸屬臨海國營水產公司所有,興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建的。
那時候,東磯島是鬧騰的。如果老房子會說話,它們可以作證。
195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在東磯列島海域交火,戰斗歷時10日,最終奪回東磯列島。一年后,一江山與大陳諸島解放。
游離在海岸線附近的漁民,逐漸向東磯列島進發。人們發現,這一帶的漁業資源非常豐盛。
1960年,臨海國營水產公司在東磯島建成海鮮收購點和水產加工廠。一時間,島上擁入大群漁民,他們都來自漁業大隊,在這里張網收魚,以記工分賺糧票,養家糊口。小島一度成為漁船拖網、張網和流網業集中產區,以及臨海漁產品集散中心。上世紀七十年代,東磯島的水產年加工量有五至十萬擔。
王富好至今懷念那段歲月。最熱鬧的時候,島上住著500個漁民。26條漁船,載著男人們出海網魚;婦女們坐在岸邊織網,或是將海鮮分類挑揀。
他當初以為,小島會一直熱鬧下去,哪曉得人去島空,留下的是這般冷冽景象。

現年67歲的王富好,在東磯島上居住了42年。
東磯人生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臨海國營水產公司倒閉,加之東磯列島的海鮮產量有所下降,漁民們便陸續離開,去別處闖蕩了。
王富好卻選擇留在島上。他將東磯島整個山頭承包下來,墾一塊荒地種菜,在山里放養黑豬與山羊。此后多年,他過著閑適的“島主”生活。
島上居民不到20個,除了王富好與妻子,其余也都是自家親戚。由血緣關系連結的島上社會,單純到有些乏味,遇上兩戶人家吵架,就算作“大事件”了。
島民們最為忌憚的,是夏秋季時不時光臨的臺風。自然之力,會在這座東海小島表現得尤其可怖。因此,一接到臺風預警通知,島上的人會迅速乘船離開,除了王富好夫婦。
人可以走,豬羊怎么辦,盡管都趕進圈里了,王富好依舊一百個不放心,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不走。
有一年,臺風刮得猛烈,將海水吹成霧氣,漫過了東磯山頭,“整座島好像要被水淹沒了”。島上一些老房子,就在那場風中被掀了屋頂。“幸虧我家房屋結實,這么多年,無事。”王富好說。
東磯島時常能迎來一些客人,有的是途經的漁民,近幾年來島上游玩的人也愈來愈多。島上開起了飯店和民宿,由王富好的兒子和兩位親戚合伙經營,生意還不錯。
漁船靠岸邊上,王富好開了一間小店,商品少得可憐,一年到頭沒人上門買東西。
不過店開在那里,有人上門嘮嗑。“老王,你怎么不回家呢?”閑聊時,有人問。
“回家?我家不就在這兒么?”說完,王富好很快意識過來,對方是指自己的上盤老家,“噢,我已經40多年沒回老家過年啦!抽空回去一趟,待不了三天,又回島上來了。”
或許,對于王富好而言,東磯島的一切,早已滲入血液。

目前,東磯島上的居民不到20個。
一條叫“海浪”的狗
東磯島上最歡騰的“居民”,是一條叫“海浪”的邊境牧羊犬,它在島上生活了將近6年。
“海浪”是王富好的孫子從杭州帶回來的。“6年前,我孫子來島上,一下船就喊,‘爺爺,爺爺,我帶回來一條狗送您’。”王富好說,孫子怕他寂寞,養一條狗消遣時光。
“海浪”好動,喜歡與上島的游客玩耍。每當有船只靠岸,一批游客下船,它便上前迎接,對每一位游客搖尾巴,示意友好。
上東磯島的游客,幾乎都是被這里的海鮮美食誘惑而來。“東磯海龍”、藤壺(方言稱“觸”)、紫菜等,都是當地的特產。早時,游客們圍一桌吃飯,“海浪”湊近,大伙忍不住給它喂食。后來主人管得嚴,一到飯點,它就跑遠了。
飯后,游客們會去登山。“海浪”跟著大部隊,走半個小時的山路,到達島的南邊,那里有一片嶙峋的礁石。若光線好些,人極目遠眺,能看到遠處影影綽綽的另一座島嶼。
許多游客在回程之前,都會與“海浪”合影。眼看著一群人登上船,即將離開,“海浪”不免變得失落,不再熱情地蹦跶。
“海浪”雖然貪玩,但多數時候,它安靜地趴在王富好的小店門口,陪伴主人。
王富好則望著海面出神。他眼看著一艘船緩緩地遠離島嶼,船上隆起的建筑物,忽然賦予其背影巍峨。海驢脊背般的海潮漸次洶涌,又漸次退去,或許不多時,又會有一艘船緩緩駛來。
原標題: 那島,那人,那狗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