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黃巖這個街道竟在河道里大量種植水葫蘆 怎么回事?
2016年10月11日 來源: 浙江在線 通訊員 孫紅紅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0月11日訊(通訊員 孫紅紅)瘋長的水葫蘆是水體污染的一個特征之一。打撈不盡的水葫蘆,讓人們煩惱不已。然而,在黃巖區新前街道的新江浦河道,人們卻在大面積圈養水葫蘆,這是什么情況?

  新江浦全長4.3公里,河面平均寬度18米,源起江北渠道,匯入永寧江,途經杏頭、下曹、后洋黃、涇岸、前洋方、七里王、七里等7個村,共有雨水口17個。

  河道途經7個村的二級、三級管網基本完成,由于一級管網管內水位較高,前洋方、七里王和七里的二級管網接出井井內污水無法順利通過一級管網。特別是在降雨期間,一級管網接入井井內水倒流至二級管網及三級管網,導致污水從井內溢出流入河道,造成了水體污染。

  水葫蘆的種植,便是解決河道污染的措施之一。

  今年以來,新前街道投資2000多萬對新江浦進行生態建設。采用建護坡、造生態濕地等方式對新江浦中段1.5公里范圍河段進行生態治理。針對河道藻類爆發嚴重這一問題,采用圈養水葫蘆方式限制其生長,促進河道水生態系統平衡,目前已建圈養欄71個,分布在沿河岸邊。

  雖然水葫蘆是一種外來植物,生長速度極快,常常在河面泛濫成災。但是,水葫蘆具有很強的吸污能力,能高效凈化水質。在新江浦圈養水葫蘆,就是利用它能夠迅速吸收水體中的氮和磷,加快河道內源污染治理進程,降低水體富營養化,從而有效改善河道水質。

  此外,街道積極探索曝氣工程。用納米曝氣設備增加水體溶氧量,激活生化反應器中有益微生物凈化水體。在河道中種植沉水植物,吸收水中氨氮,用“水下森林”生態修復工藝,構建水體生態系統。針對新江浦河水流速相對平緩問題,采用安裝抽水泵方式,從永寧江生態補水至新江浦河,提高水體活躍程度,限制藻類滋生。

  為提升新江浦水質,新前街道在河道全面清淤的基礎上又投資40多萬購置了4艘保潔船,并配備4名保潔員。每天上午、下午分兩次對新江浦進行巡查保潔,做到發現一處、清理一處,不留死角。并嚴控河道兩側環境整治,拆除河道兩側10米范圍內違章建筑4402平方米,對河道兩側企業雨污處理進行全面排查、納管,關停周邊養殖場等。

  通過一系列生態措施的落實,新江浦水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水質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原標題: 黃巖這個街道竟在河道里大量種植水葫蘆 怎么回事?

標簽: 水葫蘆 河道 街道 種植 污染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