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很多年輕和不算太年輕的父母,紛紛動了起來。今年,浙江迎來了一個生育二胎的小高峰,醫院建大卡普遍告急。產科門診熱鬧,兒科醫生也忙碌了不少,很多與二胎相關的小兒毛病增多了。

日前,浙醫二院兒科主任馮建華接連收治了幾個小患者,他們都是剛“上任”的哥哥和姐姐,卻還沒在思想和情感上做好準備。
“有一個小女孩,頭疼、嘔吐、精神萎靡,家長以為是腦炎,多次就診都沒找到問題。最后,我們發現是‘同胞競爭障礙’,毛病和爸媽半年前生了二寶有關。”
10歲女孩的“腦炎”癥狀和二寶有關
7月12日上午,記者在浙醫二院濱江院區的兒科病房,見到了馮建華醫生口里的這個被家長誤以為得了腦炎的小女孩,她10歲,叫倩倩,小臉蛋紅紅的,大眼睛撲閃撲閃,圍著記者轉,特別惹人愛。
倩倩在湖州念小學二年級,爸媽說她性格活潑,成績一直挺好的,是班長。但一個月前,他們發現倩倩有些不對勁。
“她一直嘟囔著頭痛,老師也向我們反映過,中午吃飯時,倩倩經常想吐。”
倩倩媽媽說,下課回到家,倩倩反常地不說話,關上房門一個人默默做作業,老公拿著她最喜歡的玩具哄她,她也提不起精神。
看著活潑可愛的女兒精神萎靡,爸媽著急了,趕緊帶到醫院檢查。
一般情況下,兒科醫生遇到“頭痛,嘔吐,精神萎靡”的小孩子,首先會懷疑腦炎。但經過當地醫院多次檢查和治療,都沒找到病因,毛病反而加重了。
這可怎么辦?一家人找到了馮建華。
馮建華是小兒神經方面的專家,每周從全國、全省以“頭痛”為癥狀來找他看病的小孩子就有幾十個。他說,小孩子不會表達,為他們尋找病因就像破案一樣,比如炎癥、感冒、鼻竇炎、血管畸形、腦部腫瘤等,都可引起小孩頭痛。
針對倩倩的情況,馮建華主任為她做了全面檢查,很快排除了腦炎。爸媽的心安了下來,但隨即又擔憂,那病因到底是什么呢?
馮建華特意和家長進行了長談,“原來倩倩發病前半年,家里添了一個可愛的弟弟。爸媽下班回家總是先去看弟弟,和朋友聊天也都在說弟弟的事。小女孩覺得爸媽以弟弟為主,自己不受到重視和關注了。”馮建華說,這是比較典型的“同胞競爭障礙”,不需要用藥,關鍵是解決心病。
從想要二寶時,就該關注大寶的看法
前幾天,馮建華接診了一個6歲的小男孩健健。今年3月,爸媽生了一個小弟弟,健健就出現了明顯的暴力傾向,他經常趁爸媽不注意時,對弟弟拳腳相向。
下手狠到嚇壞了父母,無奈之下,他們帶著健健找到了浙二兒科,結果發現也是同胞競爭障礙。
“從想要二寶時,爸媽就該關注大寶的看法。”馮建華說,父母生二胎如果不征求孩子的意見,容易給大寶造成“爸媽不愛我”的想法。不及時處理,甚至影響日后父母與子女、子女相互之間的關系。
昨天,記者向杭城其他兒科專家打聽了一圈,發現他們都遇到過這樣的案例,還不在少數。其中,學齡前的孩子最常見,大孩子的發病癥狀更激烈,發病時間通常在二寶出生后的前幾個月。

【浙江新聞+】
同胞競爭障礙是什么?
所謂同胞競爭障礙,通常是指在年齡稍小的弟弟妹妹出生之后,發生的某種程度的情感紊亂。程度輕重和表現形式個體存在很大差異,還可能出現焦慮、抑郁等精神癥狀。
孩子有哪些癥狀?
1、不和二寶分享東西,對二寶不友好、不理睬,甚至拳腳相向;
2、二寶睡覺、吃飯時,大寶會大吵大鬧、發脾氣,吸引爸媽注意;
3、不和其他小朋友玩,模仿嬰兒的動作,比如要求喂飯、把尿、陪睡等;
4、總說自己不開心,不聽爸媽的話,甚至表示生理上有病痛;
5、性格出現較大轉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等。
家長該怎么做呢?
1、培養大寶的責任心
爸媽懷第二胎時,多和大寶聊天,暢想二寶誕生后,大寶可以負責哪些工作,建立他的責任心。
2、正視大寶“返嬰行為”
爸媽要有單獨的時間和大寶談話、玩耍,讓他得到心理滿足。
3、不偏袒二寶
大孩子就該讓小孩子,這是很多家長的觀念,但這可能對大寶造成傷害。如果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爸媽應該講理,不偏袒。
4、盡量單獨批評
很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當著別人的面批評他會傷害他的自尊心,應盡量避免當著二寶的面批評大寶。
5、不要隨意進行比較
養兩個孩子最忌諱的就是將兩個孩子放在一起比較,優秀的孩子會很傲,但另一個孩子可能就會自卑。
6、給兩個孩子平等的愛
生活中盡量公平對待兩個孩子,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爸媽平等愛護著的。
7、慎重分享
分享玩具、零食、房間等,首先要尊重大寶的想法,大寶如果產生逆反情緒,千萬不要強迫。
雙胞胎會存在同胞競爭障礙嗎?
如果大寶會產生同胞競爭障礙,那差不多時間出生的雙胞胎呢?
采訪結果就一個字:會。
陳玲和陳詩今年20歲,都在上大學。姐姐陳玲給錢報記者講了個小時候的故事,有一年春節,叔叔送了個大玩偶,姐妹倆搶著要,“我媽就說讓妹妹先玩。我心里就想,難道因為妹妹成績好、比我小,就得先讓她嗎?”
陳玲說,為了這件事,她鬧了好幾個星期的情緒,揚言“離家出走”。媽媽也察覺到不對勁,從此對姐妹倆的爭執再也不插手。“爸媽不介入,加上我們慢慢懂事,姐妹倆的感情反而好起來。我的經驗就是,家長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
那雙胞胎的父母怎么看呢?
34歲的吳國珠是一對6歲龍鳳胎的媽媽,“兩個小孩從小吵到大。夸獎姐姐,弟弟就會生氣,流眼淚;給弟弟買了新衣服,姐姐就不吃飯。一個人拿了另一個的畫筆,兩個人就會冷戰一整天……”她一口氣就給記者列出了一大堆表現。
“雙胞胎的情況和二胎差不多,小孩子總要爭寵,尤其是兩三歲的時候。”吳國珠也總結了一個處理小孩糾紛的原則,“什么東西都買雙份,凡事都要照顧好兩個孩子的情緒。”
以前的兄弟姐妹怎么相處?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父母一般都會生好幾個,可為什么卻沒怎么聽說過“同胞競爭障礙”,反而有很多兄友弟恭的故事?
杭州市七醫院兒童心理科主任周國嶺認為,一方面,當時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娃,不像現在的孩子習慣獨享父母的寵愛;另一方面,那個年代的父母主要為生計奔波,孩子大部分和同齡人在一起,多了兄妹就感覺多了陪伴,而現在的孩子,主要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相處。
周國嶺也有兄弟姐妹,他是老大。他說,那時的孩子才不像現在的孩子被照顧得那么精細,兄妹很多時候都是老大在帶,出現糾紛的時候,大多靠孩子們自己解決。“長姐如母、長兄如父,爸媽會強調這個觀念,老大也會感到責任感與榮譽感。”
周國嶺說,同胞競爭障礙這個概念,最早就是國外的專家提出的,不過他們已經過了這階段,現在提得越來越少,而我們的二胎政策剛落地,打破了家庭結構,這個問題才會被熱議,“不要將同胞競爭障礙當作一種疾病來對待,如果情況嚴重,建議求助專業醫生。”
原標題: 媽媽生了二胎,10歲姐姐頭疼嘔吐…真相讓人驚呆!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