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浙江高考成績前日揭曉,很多市民都在關注,今年臺州文理科最高分考生出自哪里?昨天,記者了解到,臺州文科最高分在臺州中學,理科最高分出現在玉環中學。
他們為什么會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昨天,記者采訪了這兩名同學,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是怎樣學習的,是如何對待高考的,如何考出好成績的。
愛問問題喜歡找老師溝通

文科第一名:馬銘鴻
分數:703分
畢業學校:臺州中學
看到成績
她心里“咯噔”了一下
6月22日下午,知道高考成績可以查詢的時候,馬銘鴻正在臨海回三門的路上。母親林彩微在開車,馬銘鴻拿著手機在旁邊開始刷成績。3點15分開始,一直等到3點20分才刷出考試成績。語文124分,數學137分,英語133分,文綜250分,模塊59分,總分703分。
看到成績的時候,馬銘鴻并不滿意:“當時心里咯噔了一下,考完我自己估分是在710分到720分之間,文綜前面選擇題只錯了1道題,竟然才250分。以前有一次錯5道題也有260分。”
在接到來自北大和清華的招生老師的電話后,馬銘鴻稍稍放了心。“我最想選的專業是法學,小語種也挺喜歡的,現在主要考慮的是選什么專業比較好。”
班主任老師金君麗說,雖然馬銘鴻的成績出人意料,但她是臺州文科第一名并不意外。“我班級里排名靠前的幾個學生,對高考成績都不是很滿意,但是她從高一進來,成績就很穩定,經常考第一。”
在母親林彩微的眼里,女兒性格外向,讀書的事情從來不讓她操心。“她從小讀書就很自覺。對她的成績,我還是很有信心的。”
考前“高原反應”
她主動找老師談心
雖然馬銘鴻的成績在學校里一直是名列前茅,但隨著高考的臨近,她跟很多同學一樣出現了考前“高原反應”。
“倒數第二次模擬考試考得很差,地理知識的地球運動不會做,書也看不進去。那時候狀態很不好。”離高考不到一個月,這樣的狀況讓馬銘鴻壓力很大。
“地球運動有點難,她就老做這一塊,陷入了‘高原反應’,越做越錯,連以前會做的一些很簡單的題目都做錯了。”金君麗說,很多學生在臨近高考時,都會出現學習效果停滯不前,成績不穩定等情況,就像在高原上缺氧一樣,各種“水土不服”。
那段時間,馬銘鴻的情緒不是很好,在意識到自己出問題后,她主動找金君麗談心。“她這一點做得非常好,在發現問題后很愿意主動跟老師溝通。哭了好幾場,有一次體育課專門在教室里哭了一節課。有一天我在外面出差,她還找校長談心,哭訴了半個多小時。”金君麗說,哭過之后,馬銘鴻將心態調整回來,在最后一次考試時,成績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態。
高考期間,學校要求學生跟平時一樣,該上課上課,該夜自習夜自習。馬銘鴻也跟平時一樣上下課,考完還是跟以前一樣會跟同學對答案。“她很喜歡考完就對答案,每次考完都會找老師面批。”金君麗說,馬銘鴻考試期間心態挺好。
考數學的時候,馬銘鴻犯了點常識性的錯誤。“有兩個錯的地方還是挺‘坑爹’的。其中有個考的是銳角三角形,一個三角形有三個銳角,但是考試的時候我竟然只考慮到一個銳角。”數學考完的那天晚上,馬銘鴻躺在床上半夢半醒間,突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樣的失誤一定會讓人的心情跌入低谷,甚至影響到第二天的考試,但是馬銘鴻卻沒有太多糾結。“考試的時候我不會想其他的東西,第二天文綜考得還挺順利,并沒有影響心情。”
她“不恥下問”
喜歡和同學合作分享
在金君麗的眼里,馬銘鴻是個學習勤奮,很會鉆、很會問的一個學生。“她對問題鉆得很細,其他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可能會不好意思問一些簡單的題目,但是她不會,經常‘不恥下問’。”
每次考完試,馬銘鴻都會找老師面批錯在哪里。“她學習很認真、仔細、多問,很注重糾錯,關注細節。也很喜歡記筆記。”金君麗說,高考靠的是平時的積累,很少會有考生在高考時爆發,考得特別好。
曾經,馬銘鴻也制定過每天早上5點起床的作息計劃,但是這一計劃并沒有執行起來。“這個計劃沒堅持下去,剛開始心里很難受,覺得自己很沒上進心,心情很不好。我建議學弟學妹們,起不來就算了,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馬銘鴻覺得,學習最主要還是靠平時的積累。她建議學弟學妹們可以學習整理知識點,數學注重題型整理,可以專門整理一本錯題集,平時復習時反復做幾遍。語文則可以整理一些字音字形等題目。
馬銘鴻是個開朗的姑娘,跟同學和老師之間的關系都挺好。在學習上,她還喜歡跟同學合作。歷史的很多知識點都特別零碎,像委員會名稱就有革命委員會、軍事委員會等等,一個人整理很費勁,她就跟幾個同學商量著分工整理,一人整理一本,高三寒假,他們將歷史大事年表整理了出來。“三個人一起干就事半功倍了。我比較擅長整理,我同桌擅長解題,我們經常一起交流,分享整理筆記。合作,是我高三最大的收獲了。”

該學學,該玩玩
做事特投入
理科第一名:陳鑫杰
分數:737分
畢業學校:玉環中學
考前調整好心態
語文119分,數學136分,英語136分,理綜286分,模塊60分,總分737分。這是玉環中學高三(1)班陳鑫杰的高考成績,也是今年臺州理科第一名。
“我是昨天下午3點40分查的成績,跟平時模擬考的成績差不多。當時只知道可能是玉環縣理科第一名,沒想到是臺州第一。”談起此次的高考成績,陳鑫杰顯得非常淡定,沒有想象中的那種興奮。
而在一旁的父親陳仕彬,則長舒了一口氣。 “從這幾年的高考成績來看,似乎有個‘魔咒’,就是模擬考考第一,高考都不會得第一。”陳仕彬說,“最近兩次的模擬考,他都是第一,所以我還是很緊張的,就怕中招。”
話說回來,一點也不緊張是不可能的,在心態調整方面,陳鑫杰做得很好。雖然英語有136分,但他的聽力只有27分,而身邊的同學大多是30分。偶爾身邊會有同學拿這個開他玩笑,但他從未把這放在心上。
考前,為了更好地調整心態,陳鑫杰還參加了學校的心理輔導活動。“集體活動以游戲為主,小組活動則以傾訴為主,講出自己的問題。”陳鑫杰說,“考前心態還是很重要的,參加這些活動能夠釋放一定的壓力。”
即時梳理知識點
“他的中考成績在班里算中等,高一結束時是班級前五,到高三就穩定在前兩名了。”班主任翁鋼志說,陳鑫杰的成績一直很穩,沒有大起大落,這次高考成績也在意料之中。
在班主任眼中,陳鑫杰并不是一個死讀書的人。休息時間,他喜歡和同學一起打乒乓、踢足球。他還是校化學社的副社長,除了主持日常工作,更為高一高二的同學上有趣的化學實驗課。
那么,陳鑫杰究竟有何學習秘訣?他告訴記者,他只是按照老師的學習方法,即時梳理知識點。
在玉環中學,每個學生手中都有一本“日清本”,用來梳理學習方法、疑難點等。而在每個月考后,學校都會停課2天,讓學生梳理以前的知識點。
陳鑫杰也不例外,從高一起,他就有一本“日清本”,直到畢業還是只有一本。“很多知識點,以前會是難點,但隨著反復復習,早已不是難點,這些都被我撕了。”陳鑫杰說,“所以剩下的都是我沖刺階段所要掌握的重點,現在這本已被學校收走,希望對學弟學妹有所幫助。”
另一方面,陳鑫杰喜歡主動與老師交流,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在他看來,老師不僅是老師,更是朋友,能夠幫助他的成長。
該學就學,該玩就玩
“他很聰明,也很勤奮,但不是那種苦讀書的人。”翁鋼志說,“他自控能力很強,該學時就認真學習,該玩時就盡情玩耍,每做一件事都非常投入,也非常效率。”
陳鑫杰有這樣的習慣,源于他父親的培養。這里還有個小故事,那時陳鑫杰上幼兒園,有次父親加班遲了很久才來接他,沒想到他還在那里做老師交代的任務。
“那時,其他小朋友都做好了,只有他一直拖著沒做。這種觀念絕對是不行的,于是我又等了十幾分鐘,等他全部做好才回家。”陳仕彬說,“至此之后,我就非常注重培養他的時間觀念,今天的事情必須今天做完,而且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全身心投入。”
“對于孩子的教育,必須要從小抓起。讀初中前,我對他都比較嚴格,主要是培養他一些好的習慣。”陳仕彬說,初中后就很少管他了,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基本都是他自己做主。
原標題: 聚焦高考︱他們是如何拿下最高分的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