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5日上午8時45分,臺州經濟開發區東海大道一家店鋪剛燃放完鞭炮,環衛工人隨即開始清掃垃圾。
雖說“爆竹聲聲”烘托出年味陣陣,但因它引發了噪聲污染、空氣污染等問題,對于煙花爆竹的爭議從未間斷。
今年春節,市區范圍內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縮短至5天,分別為除夕前一天、除夕當天、正月初一、正月初八及正月十五。
“限放令”雖在,但還是有市民違反規定“頂風放炮”,最終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不過可喜的是,記者采訪發現,隨著時間推移,臺州市民燃放煙花爆竹的習慣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向著更加文明的方向發展。
燃放煙花爆竹帶來問題多多
昨天是臺州傳統習俗里的“鬧上八”。一大早,市區各處就相繼響起了鞭炮聲。市民個人燃放鞭炮,是希望今年一年日子紅紅火火;一些企業、商家開門營業前,要放一下“開門炮”,希望今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昨天上午,記者先后來到臺州經濟開發區東海大道、市府大道,一路上不時看到有商家在門口擺上煙花爆竹并點燃,一時間鞭炮聲震耳欲聾,濃煙彌漫。鞭炮燃放結束后,留下一地的垃圾、碎屑。
侯玉玲是一名環衛工人,負責清掃東海大道其中一段。昨天是她春節后第一天上班,便面臨著一項繁重的任務——清掃燃放鞭炮留下的垃圾。
受寒潮影響,昨天市區吹起了偏北大風。“今天風大,我在打掃的時候,還要到處觀察,他們一打完,我要馬上過去清掃,不然垃圾就會吹得到處都是,打掃起來更麻煩。”侯玉玲說,短短半個小時時間,她已經清掃出一垃圾桶的垃圾。
燃放煙花爆竹雖然可以增添春節歡樂喜慶的氣氛,但有些時候半夜還能聽到鞭炮聲,就讓很多市民直呼受不了。“凌晨‘謝年’,鞭炮聲震天響,睡得正香被吵醒,實在是吃不消。”市民張瀟瀟說。
26人“頂風放炮”被行政拘留
為了引導市民限制性燃放煙花爆竹,早在2002年,我市就已經頒布相關禁令。到了2014年11月,我市出臺了更為嚴格的新規,把允許燃放的時間進一步縮短,即允許每年農歷十二月廿五至次年正月初八,以及農歷正月十四、十五兩日燃放,相比之前減少了20天,限制區域也進一步擴大。到了今年春節,市區范圍內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被縮短至5天。
但在如此嚴格的“禁放令”下,還有人存著僥幸心理,違規燃放。
去年臘月廿四5點左右,椒江區公安分局白云派出所民警在巖嶼路附近巡邏時,發現了兩位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的市民。“一家門店的老板娘在‘謝年’,當時正在燃放鞭炮,我們就過去制止她。此時,對面民房里的阿公也在放鞭炮,我們也將其制止,一起帶到派出所調查。”
據統計,臘月廿四一天,市區就有10人因“頂風放炮”被警方行政拘留。
春節前后,市、區兩級公安機關開展市區煙花爆竹禁限放專項整治。“先后拘留了26名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的人員。”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危險物品管理大隊教導員刑國良介紹,今年允許燃放的時間縮短,但部分市民依然受老習慣的影響,違規燃放煙花爆竹。
市民的燃放習慣正悄然改變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隨著時間推移,臺州市民燃放煙花爆竹的習慣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向著更加文明的方向發展。
“以前每年春節,我們家都會購買一些煙花爆竹。最近兩年,過年放煙花打鞭炮的習慣被我舍棄了。”市民張先生說,燃放煙花爆竹會導致空氣質量變差,他也就不放了。另外,今年春節期間,他還積極動員親戚朋友少燃放煙花爆竹。
“從我們清掃的垃圾量來看,今年市民燃放煙花爆竹明顯沒有往年多。”吳大姐在臺州當環衛工人已經七年多,在她看來臺州市民燃放煙花爆竹的習慣一年不同于一年。“以前企業、商家放‘開門炮’的比比皆是,現在明顯減少了。即使要放,大家在燃放煙花的數量上也會有節制,不像以前那么鋪張了。”
椒江的陳女士從事煙花爆竹銷售已經多個年頭,說起今年的煙花爆竹生意,她坦言跟往年比差遠了。
“市區允許煙花爆竹燃放的時間大大縮短,加上近幾年市民的觀念都在轉變,環保的意識越來越強,煙花爆竹的銷量大不如前。”陳女士說,即使有打“關門炮”和“開門炮”的,大家也都買少量的,意思到了就行。
原標題: 市民燃放煙花爆竹習慣有了可喜變化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