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武裝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1月31日,天臺縣坦頭鎮六另村回蕩著威武雄壯、慷慨激昂的抗戰歌曲《大刀進行曲》。當天下午,該村村口人群排起了長龍,許多素不相識的愛心人士,從網上得知消息后,專程趕到這里,為95年高齡的抗戰老人張崇有,送上最后一程。
2015年9月,張崇有老人成為了抗戰70周年新聞中的熱門人物,他的特寫照片和組照被國內各主流媒體紛紛轉載。在新華社評選出的2015年度國內新聞照中,老人與其他3位志愿兵團老人的拼版照,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見證者,和“習馬會”、“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會”等重大歷史事件新聞照同時入選。
1939年夏,日軍大舉進攻浙江沿海。當地國民政府著手籌建天臺志愿兵營,中共領導的天臺縣抗日戰時政治工作隊根據蘇區擴紅經驗,積極發動群眾自愿參軍。正在讀初中的張崇有和許多熱血青年響應號召,自愿報名參加。隨著參軍人數劇增,縣政府將志愿兵營擴編為“天臺志愿兵團”。當年10月,志愿兵團1353名戰士奔赴抗日前線。
1943年,張崇有老人報名參加中國遠征軍,來到印度的蘭姆江集訓,集訓結束編入陸軍戰車第七營第五連第二排,任戰車營坦克駕駛兵。日本投降后,部隊整編,老人要求回家,獲準后返家,務農一生。回到家后,張崇有老人隱藏了這段光輝的戰史。
2009年8月15日,張崇有看到媒體上對天臺抗戰老兵的報道,便急急由暫住地椒江趕回老家,找到鄰村的老兵,并主動聯系天臺關愛老兵志愿者,從而打開了這段塵封60多年的從軍史。
“去年老人身體還蠻好,但沒想到他那么快就走了。”作為老人的知音、忘年交,林華強心情沉重,悲從中來。1月28日中午,林華強得知老人已有20天水米不進時,便抽空前往看望。多天沒有睜眼的老人在聽到志愿者熟悉的聲音,突然睜開雙眼,嘴巴發出嗚嗚聲,硬撐著坐起。林華強哽咽著說:“老人彌留之際想說什么卻說不出來,但他握我的手卻很有力。”老人生平喜歡聽激昂的抗日歌曲,葬禮組織者就專門為老人連續播放《大刀進行曲》等歌曲。
原標題: 天臺抗戰老兵張崇有去世 村口排起長龍送上最后一程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