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天臺山景區作為全省唯一的景區,被國家環保部與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去年,該縣還獲得中國旅游發展改革創新獎,獲評中國最具文化創意景區,是省旅游綜合改革試點縣、省旅游統計改革試點縣。近年來,天臺縣強勢推進旅游主業化、全域景區化、一業融“五化”,突出做好生態旅游文章,鄉村休閑旅游人氣“爆棚”,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打贏旅游創建硬仗
近年來,天臺把發展旅游作為“一號工程”,全力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
一張藍圖繪到底。這些年來,天臺歷任領導換屆不換方向,換人不換精神,一任接著一任干。2012年6月,天臺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工作全面啟動。縣里建立了由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組成的旅游宗教文化農口聯席會議制度,縣長親自主管旅游,每月定期聽取旅游工作匯報;一名縣委常委具體抓旅游,分解落實創建工作任務。這樣的力度,省內罕見。
天臺還把著力點放在提升干部隊伍旅游素質上,舉辦了“干部帶頭學導游”培訓活動,縣委書記李志堅帶頭學導游,現已培訓258名全職、兼職導游。
在天臺,抓旅游早已不再是旅游部門的“獨角戲”,干群一心,用貼心、細心的服務,堆砌起國家級5A景區沉甸甸的榮譽。
針對景區內部分私家車亂停放、黑車打游擊的現象,公安、運管等部門加強了管理和打擊;針對景區部分地段通訊信號不強問題,通訊部門拿出了措施,確保游客“電話能打出去,微信能發出去”……
去年10月圓夢5A當天,天臺縣縣長、縣旅游發展委員會黨委書記楊勝杰第一時間鄭重承諾:“加A不加價,加A加服務。在未來幾年里,天臺山景區的票價不會發生改變。”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起,天臺山景區就堅持“不漲價”,游客花15元就能玩轉國清景區,60元就能飽覽石梁景區美景。漫漫數十載,價格始終如一,被稱為“良心價、惠民價”。
做好旅游致富文章
后岸村,街頭鎮西南部的一個小山村。長期以來,后岸村家家戶戶做石板生意。一碗“石板飯”讓后岸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很多村民患上了矽肺病。
痛定思痛。在縣里山區經濟轉型和美麗鄉村政策的引導下,后岸村關掉所有石礦,全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
為打消村民顧慮,后岸村探索出統分結合、公私共贏的合作制運營新機制。“全村共開設農家樂68家,擁有從業人員500多人,床位1600多張。”后岸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陳文云說,“去年各農家樂戶均凈收入15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60多萬元。”
在天臺,幸福后岸、古韻張思、神秘九遮、古道前楊等34個美麗鄉村精品村爭相競艷。
村村有神韻,鄉鄉有品味。南屏鄉以南黃古道為核心,通過“文化+旅游”模式,促進旅游資源再升級,推動旅游、農業、文化融合發展;雷峰鄉把生態優勢轉為經濟增長點,科學開發溪流,通過植被、水體、建筑的組合搭配,融入特色元素,進行沿線溪流、村莊的立面整治和景觀設計,發展水經濟;平橋鎮借助省級農業園區,將精品村與農業園區建設結合,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四季可游,形成“溪、林、花、果、村”為一體的天臺最美鄉村帶。
天臺縣委常委、縣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余昌杰表示,通過舉辦紅楓節、桃花節、香魚節等“一鄉一品一節”旅游節慶活動,推動旅游、農業、文化融合發展,以節慶為媒,因旅游而獲益的村民越來越多。
目前,該縣充分挖掘15個鄉鎮(街道)的旅游資源,著力打造“尋佛問道”“始豐溯源”“寒山神隱”三條鄉村精品旅游線,串點為線,以線帶面,盡展魅力。
滲透生態旅游理念
小小的廁所在景區不只是顏值上的改變,更是一場革命。天臺以“廁所革命”為突破口,推動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完善。
天臺以山岳型景區為主,無法修建大型廁所。該縣按照“能隱則隱,不隱則融”的原則,在保護景觀的同時考慮便利游客,形成每20分鐘步行線有一個廁所的景區公廁系統。目前,景區內34座旅游廁所均按照三星級以上標準新建、改造完畢。改造后的廁所內部敞亮整潔,外立面以中式仿古風為主,青瓦白墻與景區的綠竹相映,與景區和諧相融。
“按照創5A景區的要求,我們努力讓廁所成為風景,浸透文化,體現人性關懷。”在該縣旅游發展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高佐明看來,廁所也要建成百年精品工程。
在旅游開發中,該縣一直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原則,所有項目的選址和建設均經過專家反復論證,無論是砍一棵樹或者是搬移一塊溪石都要經過報告同意,避免對原生態環境造成大的影響。
近年來,天臺投入1.5億元對國清、石梁景區進行改造提升,新建20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和14000平方米的生態停車場。其中2600多萬元款項用于包括電子門禁系統、沿路LED指示牌、景區視頻監控等在內的“智慧旅游”系統打造。
目前,國清景區的生態停車場、視頻監控、LED多媒體引導系統已陸續投用。為不破壞景區原有的韻味,監控廣播等設備被安裝在仿真樹木上,和景區原有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此外,景區內電力、電信等通訊線路全部入地,三家通訊公司線路實現三網合并,通訊信號基站替換為景觀仿生樹,道路護欄、監控立桿等均按照仿生設計。
在青少年市場發揮生態教育的作用,是天臺山生態旅游資源得以進一步開發的有效途徑。在全省首屆青少年旅游節開幕地——天臺太空農場,推出了農業觀光旅游、太空科普展示,結合益智類的休閑和教學等項目,用“未來的元素”開拓出青少年生態教育的市場。此外,該縣還編制了《天臺山生態旅游鄉土教材》,將生態教育納入社區中小學計劃中,配合全縣中小學生課外教育使用。
原標題: 天臺:打造“綠富美”名山福地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