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橋黃石公園,打聽起陶錫富,大家都說不怎么清楚,但要換個說法,問起會倒立的“小陶爺爺”,常來公園鍛煉的人馬上會熱情地指路,在花架那邊的石頭上練功的就是。
“他啊,可厲害了,能在石頭上玩倒立”,“還會鐵板橋”,“那天還看他單用頭立在地上呢”……說起小陶爺爺的“功夫”,大家都是嘖嘖稱奇。
路橋黃石公園有位71歲的倒立達人


陶錫富正在練功
老漢在石頭上倒立,看呆了成都游客
“小陶爺爺”,是大家對陶錫富的愛稱。
家住路橋峰江街道的陶錫富,今年71歲了,他每天雷打不動要早起鍛煉。“我的早鍛煉和他人不同,別人打打太極拳,爬爬山,我呢,練的是功夫。”他拍拍身邊的一塊石頭,“它是我鍛煉的伙伴,為了它,這些年,我每天早晨六點半,從峰江街道騎著電瓶車來黃石公園。”
一塊石頭,怎么成了鍛煉的伙伴呢?
“我這練功都靠它。”陶錫富說。說話功夫,陶錫富反手支在石頭上,一個輕巧翻身坐到石面,只見陶錫富把頭和手拄在石頭上,慢慢地支起身子,最后竟整個人倒立在石頭上,把腿盤成了打坐狀。
他的動作,吸引了在一旁椅子上休息的游客注意,來自四川成都的陳先生,一直在翹大拇指:“在老家從來沒看過練倒立的老人家,這個大爺真是絕了。”
陶錫富來了興致,在平地上表演起另一個絕活——用頭倒立。
他先用兩根食指和頭完成了倒立的動作,然后放開了雙手,用頭頂住大理石的地面,維持身體的平衡。
這一手,把正在給陶錫富拍照的陳先生,看得更是目瞪口呆,忘了按快門。陶錫富還特意又表演了一次,圍觀的游客連呼:“好厲害,好厲害。”
倒立讓他的身體越來越好
陶錫富練倒立,已經十多年了。
說起倒立,他有說不完的話。
“50多歲時,我發現我的腰間歇性會疼,我就想著可能是長期不鍛煉的緣故。”陶錫富說,“小時候我對舞獅里倒立的動作,特別有興趣,就想拿倒立做鍛煉。”
10年前,陶錫富退休在家,開始了他的倒立之路。
剛開始練習,陶錫富遇到不少困難。“剛開始練,根本立不起來,不是向這邊倒,就是這邊倒,幸好沒受傷。”
幾次失敗后,陶錫富換了個辦法,他背靠著墻練,爭取把自己先立起來,這次他很快成功了,“我還體悟到了幾個要領,一個要找到自身的平衡點,一個要手指用力。”
抓到訣竅的陶錫富,經過幾年的練習,學會了在平地上倒立,陶錫富還驚喜地發現:“我的腰也不疼了,身體素質強了,感冒也少了。”
這個發現,讓陶錫富很興奮,練倒立也更勤快了,他不滿足和大家一樣在平地上練習,“我想練得特殊一點,有看頭一點,就打起了在石頭上倒立的主意。”
兩年前,陶錫富練成了這手絕活,黃石公園里,從此多了一個“小陶爺爺”能在石頭上倒立的傳說。
現在,陶錫富已經能根據石頭的不同,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平衡,做出表演的動作,“下一步,我想挑戰更光滑的擋車石,在上面倒立。”
倒立讓他的生活快樂和充實
平日,陶錫富還很會專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倒立的動作是鉆研不完的,這讓他的老年生活十分快樂和充實。
“我讓我讀高中的外孫女,上網給我找找瑜伽的動作,我要看著合適,就拿來改成倒立的動作。”陶錫富說。
他會的動作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新奇,這讓他很開心,“每學會一個動作,都是在完成一次挑戰,我喜歡這種感覺。”
因為倒立,他還結識了許多好友,“大家還一起交流倒立經驗,爬爬山,拉拉家常。”陶錫富說。
“我早晨練習倒立,看的人不少,真要跟我練的很少。”陶錫富叮囑,“不過倒立也不好練,很容易摔倒,大家不要隨意模仿。”
原標題: 路橋黃石公園有一位71歲的倒立達人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