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落下帷幕的“十二五”,浙江社會經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這其中離不開國土資源的要素支撐。在此期間,我省國土資源部門按照干好“一三五”、實現“四翻番”的目標要求,全面服務“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工作大局,盡職盡責保護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盡心盡力維護群眾權益,為全省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土地、礦產資源要素支撐。國土資源工作成為浙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土地資源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我省圍繞穩增長,積極創新土地管理政策,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積極推進“多規融合”試點和村級土地利用規劃試點,加大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精準投放力度,有力地保障了重大工程項目落地和產業項目與民生項目用地需求。
耕地與基本農田得到有效保護。我省加強土地用途管制,建立完善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積極推進“812”土地整治工程,全面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及示范區劃定保護工作,深化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確保了全省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有保障。守住了全省2836萬畝耕地保有量、2500萬畝基本農田和1500萬畝標準農田保護面積“紅線”。
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成效明顯。我省以“空間換地”和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為抓手,全面推進“畝產倍增”行動計劃和“三改一拆”,不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2011年至2015年10月,全省累計盤活存量建設用地43.25萬畝。2013年至2015年11月,全省完成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面積10.13萬畝。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持續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省單位建設用地GDP達21.1萬元/畝,比2010年底提高了33%。
群眾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我省全面實行征地區片綜合價補償,建立了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與城鎮養老保險相銜接的制度,全省征地補償安置標準平均提高了25%以上。開展“規范農村宅基地管理破解農民建房難”專項行動,2014年以來,全省累計解決農民建房26.5萬戶,涉及用地4.6萬畝。加大地質災害勘查治理和避讓搬遷力度,累計投入17.8億元,使10萬余人脫離了地質災害的威脅,成功避讓地質災害106起。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明顯加強。全省完成了廢棄礦山治理1535個,治理率達94%;開展“四邊三化”專項行動,完成露天廢棄礦山治理1503個,治理率達92%;開展礦山生態環境治理行動,完成重點礦山治理81個,治理率達96.43%。地質環境保護得到加強,全省建成17個省級以上地質公園(礦山)公園及地質遺跡保護區,面積達950平方公里。
原標題: “十二五”浙江國土交出高分答卷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