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切割、管道鋪設、終端澆筑;起早開工、挑燈夜戰……點擊天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交流群,火熱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場面,讓人感受到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張氛圍。
去年,該縣完成了150個村的建設任務,今年該縣將治理任務提高到258個村,千方百計將群眾對改善農村環境的期盼盡快變成現實。截至10月26日,全縣應建污水處理終端301個,現已完成主體澆注192個,完成率63.8%。
天臺縣委副書記潘軍明表示,要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積極的態度,盯牢目標扎實推進,精心實施確保質量,依靠群眾力量推動治水,真正讓治理成果惠及百姓。
咬牙抓進度
周末,坦頭鎮鎮長余忠海深入各個建設村,逐個巡查,見招拆招,幫助解決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晚上8點多,街頭鎮峇溪姚村人工濕地項目仍在緊張施工中。燈光下,一部機械用鉆頭開鑿著巖層,轟鳴聲傳向黑暗遠處。
“5+2”、“白+黑”,已成工作常態。為力爭11月底全面完工,該縣全民動員,倒排工期節點,狠抓落實,全速推進。“9·3”、中秋節、國慶節、周末,縣四套班子領導身先士卒,一線巡查;各鄉鎮、部門、施工監理單位全力以赴,爭搶進度。
該縣采用紙質“每周一報”和微信“每日一報”相結合的制度,根據工程進展情況,細化工程建設內容,實行階段性目標倒逼機制,對在建工程分節點統計匯總,發布在由縣主要領導、各鄉鎮和相關部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組成的天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交流微信群,曬進度、比成績。對沒有按要求落實的鄉鎮(街道)的負責人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進行約談,并要作出情況說明。
白鶴鎮、南屏鄉等地,均倒排時間,掛圖作戰。各地在層層落實責任的同時,強化對施工進度的隨機抽查,對進度緩慢、人員不到位的,約談項目負責人,并發函至施工單位,由施工單位派人整改落實。
鉚勁抓質量
看到胡文赟來了,施工單位管理人員似乎有些緊張。作為平橋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巡查員,他在建設質量上一點都不留通融余地。
近日,胡文赟來到下王村前角張自然村巡查,發現鋪設管道的基坑內沒有抽干積水,工人就已在實施鋪管作業。他當場制止了這一不規范行為,要求施工單位重新鋪設:“必須先把水抽干,再鋪設20厘米的沙礫基礎,夯實后才能鋪管。”說完,他在該村的簽到記錄本上寫上了問題和建議,并簽上了姓名。
簽到制是平橋鎮為保證施工質量推出的特色做法。該鎮治水辦統一分發簽到冊,由固定的村項目監督員負責,監理單位專業監理、駐村干部、村監督員、工程施工隊負責人每天在簽到冊上簽到,每周進行統計通報。
而在工程結算時,這四個層面的必須全部到場簽字。平橋鎮鎮長梅安虎說,簽到制可以讓每個責任人都負起責任,從而更有效地保證工程質量。
實際上,為不留質量后遺癥,該縣各項目村都實施了一套“較真”工作法——跟設計人員較真、跟設計圖紙較真、跟監理較真、跟施工較真、跟質量較真、跟安全較真,確保每個工作程序按規定進行。
在采訪中,記者聽到一施工單位的感嘆,今年質量抓得特別緊,施工比去年難做多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則反映,今年施工質量比去年更勝一籌。全力抓保障
政策處理是否到位,工程圖紙是否符合實際,是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的前提與保證。10月份,是白鶴鎮“破難攻堅突擊月”,該鎮抽調精干力量,協助施工隊解決政策處理問題和圖紙修改,無障礙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今年,白鶴鎮要完成惠及7160戶群眾的29個村污水管網及終端處理系統建設。目前,各村策處理、圖紙修改已全部到位,工程有序推進。
在建設推進當中,該縣各地黨員干部舍小家顧大家,全力做好保障工作。
坦頭鎮青竹坑村位置偏僻,地形崎嶇陡峭,沙土質地,挖埋排污設施有一定的施工困難。然而,該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卻一馬當先,整個項目現已接近尾聲,令其他村刮目相看。
9月初,該村針對設計圖紙進行民主協商,大家對管網鋪設大多途經村民耕作土地一事提出了異議。
村委會主任曹正鑫說:“我家的地大多閑置沒種,可以考慮作為污水管道的鋪設路徑,下一步在圖紙修改時就從我家的地下經過吧!”其他村干部也紛紛表示愿意全力配合。
隨后,村干部協同施工方、設計單位重新勘探現場,走訪每一個樣點,將路徑調整引向村兩委干部或黨員家的農田,最大程度減少村民損失,贏得全村上下的支持。
原標題: 天臺:傾力治理農村生活污水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