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猴票價同一套房子、“文革”郵票“大一片紅”曾拍出730.25萬元高價……當越來越多人習慣于用電子郵件等與親友鴻雁傳書;當美國數(shù)百家郵局即將被列為瀕危歷史古跡之時,在中國,小小一方郵票卻能拍出讓人瞠目結舌的天價。而在這些拍出天價的郵票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紅色郵票的身影。
“縱然通信功能已較往日大大淡化,然而,郵票在方寸之間凝聚的歷史文化和價值,是很多藝術藏品難以比擬的。紅郵更是由于其獨有的時代烙印,擁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在臺州知名紅色收藏家孔愛卿看來,紅色收藏雖然包羅萬象,“紅郵”卻是其中不可或缺、極具特色的一部分,“小小一枚紅郵,方寸間蘊藏著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各種元素。”

紀念紅郵逐年升溫
9月3日,正是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紀念日,也是集郵愛好者們翹首期盼的好日子。當天,《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郵票一經(jīng)發(fā)行,便被搶購一空。作為一位資深的紅色收藏家,孔愛卿也“搶”到了這套抗戰(zhàn)勝利紀念郵票。
作為臺州最為知名的紅色收藏家之一,孔愛卿以紅色藏品豐富、品種繁多一直為人稱道。他的藏品從像章、文革瓷,到各類紅色文獻不一而足,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屬他的雷鋒紀念品和像章。只是鮮有人知的是,他也是一個狂熱的紅郵收藏愛好者。
近日,記者來到他的家庭收藏館,他正在把玩著這套剛到手的郵票,“因為是70周年紀念,這套郵票沒正式發(fā)行前,就已經(jīng)有人在搶訂了。”
“里面的郵票都不是新郵,是之前留下來的各年份、各國別的抗戰(zhàn)紅郵重新裝訂而成,全球限量發(fā)行2015套。”據(jù)他介紹,《抗戰(zhàn)紅郵》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為線索,收錄各國抗戰(zhàn)郵票1180枚,內容包括了抗戰(zhàn)將帥、愛國志士、重大戰(zhàn)役、戰(zhàn)后重建等多方面,是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時間最久、內容最豐富的抗戰(zhàn)紀念郵票集。
類似的藏品在孔愛卿的收藏并不少見。在眾多紅郵中,記者還看到一組比較特別的藏品:兩張A4紙大小的冊子上,有著毛澤東從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各個時期的黑白頭像,總共有百來張,印刷得頗為精美,品相也非常好。
“郵票分為普通郵票、紀念郵票和特種紀念郵票,我收藏的這些基本上都是紀念郵票。”孔愛卿解釋道,每當革命偉人誕辰或者是大事件紀念日,郵政就會推出相關的紀念郵票,他也總是關注著這類信息,及時購置“新貨”,“紅色紀念郵票一直都是收藏的熱點,這幾年還在升溫。”
收藏講的是日積月累,孔愛卿透露,從一開始的“玩票”到上世紀80年代真正開始收藏紅郵,到如今已有近三十年的時間,他收藏了人物類、革命歷史類、軍事類、黨史類等四大主題六千多枚紅郵。
上世紀的老票最難得
在孔愛卿的收藏中,大部分郵票都是新票,只有少數(shù)幾套微微發(fā)黃,看上去有好些年頭。作為一名曾經(jīng)當過兵、扛過槍、經(jīng)歷過文革的人來說,孔愛卿坦言,自己對文革時期的郵票其實一直有著割舍不下的情結,只是實在是太難收了。
收藏紅郵這么多年,孔愛卿不乏憾事。經(jīng)歷文革之時,父親正在當兵,經(jīng)常有書信往來,那時,他就隱隱對紅郵生出樂趣,時時盼著遠方的來信,等信來,再把郵票小心翼翼剪好收藏起來,等到他自己去當兵后,也常與家人好友鴻雁傳書,留下枚小小郵票以作珍藏。多年下來后也算收獲頗豐,斬獲近千枚老郵票。“1989年,我妻子把這些郵票拿出去曬后就隨便放到角落里收起來,等到發(fā)現(xiàn)時,這些郵票大多都長了霉斑。”
“這批郵票有抗戰(zhàn)時戰(zhàn)區(qū)郵票、解放前郵票和文革郵票,足有好幾百枚。”說到這時,他略有遺憾,這不啻于是他多年紅郵收藏史中的重大災難。不過,這恰恰也成為一個轉折,為了把這些失去的郵票重新補回來,他開始從“玩票”到真正地收藏,“說實話,1976年前也就是文革的老郵票,現(xiàn)在實在太難得,我只能從1977年的開始補,每一個年份集一冊。”
因為這次事件,孔愛卿收藏的紅色老郵大多報廢賣出,只留下少數(shù)幾枚品相完好的珍貴的老郵票。孔愛卿指著一枚發(fā)黃的文革郵票告訴記者,這些文革老郵票在設計上大多有著鐮刀、紅星、毛主席等圖案,票面值極低,時代特征非常明顯。
“這個是色標,這是郵票名、編號。一枚郵票的票邊如果多了色標、票名、廠名、編號等標識,價值也會更高一點。”說起紅郵來,孔愛卿信手拈來。他介紹,“文革”時集郵被稱為封資修,郵票發(fā)行雖然量大,但單純?yōu)榧男牛瑳]有人收集,流傳下來都是無意庫存。文革結束后,文革題材郵票引起了關注,一是由于特定歷史題材,存世量稀少;二是因為海外的一些人為了獵奇而收藏,“到現(xiàn)在,文革郵票已經(jīng)越來越火,也越來越難收集。”
收藏郵票不妨從普通郵票開始
不管是普通的紀念紅郵,還是文革時期或之前的老郵票,用孔愛卿的話說,這些年在收藏市場上“從未受冷落”。而今年又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抗戰(zhàn)”以及其它類別的紅色藏品價格一路看漲,一向熱門的紅郵價格自然更是水漲船高。
“拿文革紅郵來說,原來發(fā)行價只有幾分的,如今被炒到上千,這樣算起來,漲了萬倍了。”他還給記者舉了幾個例子,比如1965年版總面值0.32元的郵票,如今最高價已經(jīng)被炒到1400元,價格翻了四千多倍,又比如一枚“毛主席去安源”郵票,發(fā)行價僅8分錢,現(xiàn)在市面上已漲至1500元。
內行看門道,那么,對于摩拳擦掌要投資紅郵的市民們來說,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紅色藏品當中,郵票板塊受眾群體廣泛,將會有一定的升值潛力。”他透露,不過,不排除有炒作的因素,“每逢國家重大節(jié)日,相關題材的藏品總會被拿出來炒一番,也有價格虛高的情況,不懂行的市民要謹慎入行。”
他告訴記者,如果想要收藏紅郵,不妨從普通的紅色郵票開始,一來,量比較多,每年發(fā)行的紅色郵票占了總發(fā)行量的80%;第二,渠道也比較方便,市民們到各地郵局里就能買到,“這些雖然升值速度不是特別快,但是一直穩(wěn)中有升。”
另外,他也提醒市民,為了便于保存,同時也為了升值,紅郵最好成套收藏。
“不過,我收藏紅色郵票的目的不是為了升值,一大部分原因是為了愛好。”他透露,每年他都會在全國各地或舉辦或參加紅色收藏展覽,但很少看到紅郵專項展覽,接下來他考慮舉辦一場以紅郵為專題的展覽,“目前正在整理中,可能要下半年或者下年了。”
鏈接
新中國知名紅郵
在新中國郵票史上有三枚知名度極高的珍郵,即俗稱的“全面勝利”、“大一片紅”和“小一片紅”。其中“大一片紅”和“小一片紅”(簡稱“一片紅”)的主要構圖基本一致,只是在票幅上有差別。對于“一片紅”為何會成為珍郵,市場有一種觀點是認為郵票上并沒有將所有地區(qū)都印成紅色,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
事實上,“一片紅”郵票被回收的真正原因,是設計者當時所依據(jù)的地圖版本有誤,致使他創(chuàng)作出郵票上的圖案不如地圖準確。“一片紅”郵票原本規(guī)定在1968年11月25日發(fā)行,但在北京等地提前發(fā)行和出售,而后被中國地圖出版社編輯陳潮發(fā)現(xiàn)該地圖的中國和蒙古、緬甸、不丹的國界線與官方國界線不符,沒畫出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他便通過組織向郵電部反映。郵電部專家組發(fā)現(xiàn)問題后,急令全國各地郵局停售,郵票要全數(shù)退回,這也使得“一片紅”郵票成為了人們最為熟知的珍郵之一。而作為“一片紅”樣票的“大一片紅”并沒有公開發(fā)行,因為比“一片紅”更珍貴。
原標題: 臺州郵票藏家“玩票”30年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