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衛平(圖片由其弟弟趙展提供)
近日,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市一棟民宅,被命名為“中美友誼屋”,30年前,時任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曾經在這棟小屋里面住過。臺州籍外交官、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趙衛平見證了“中美友誼屋”的正式開放。
臺州籍外交官趙衛平——
借宿民宅成友誼紀念館
當地時間9月17日晨,美國中部艾奧瓦州小城馬斯卡廷,邦尼街2911號,一座普通的民宅被命名為“中美友誼屋”紀念館,并從當天起免費向公眾開放。
馬斯卡廷市位于美國艾奧瓦州密西西比河畔,全城居民2萬余人。30年前,時任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率領一個玉米深加工考察團,來到艾奧瓦州訪問。他到訪馬斯卡廷市,曾在位于邦尼街2911號的當地居民德沃切克夫婦的家中短暫借宿。2012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再訪馬斯卡廷。
“這是全美國第一個,以中國領導人和美國人民友誼為主題的紀念館。”參加開放儀式的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趙衛平在現場接受采訪時說。
這位領事,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臺州人,籍貫黃巖,他從一位臺州學子,慢慢地成長為一位職業外交官,為國家執節海外。
高考狀元到外交大使
趙衛平今年48歲,1967年7月,他出生在黃巖縣城關鎮的一戶普通人家,沒有人會想到這個孩子后來會成為一名外交官。小時候,他和弟弟妹妹、爸爸媽媽一家5口人相依為命。
因為母親沒有工作,一家的支出全靠父親在頭陀糧站做出納的微薄收入維系,常常需要親戚朋友們幫助,才能勉強維持生計。
趙衛平從小很懂事,學習特別自覺、用功,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畢業,一直都是班長、三好學生。他以優異的成績從黃巖中學畢業后,參加了高考,并以臺州高考狀元的成績考入北京外交學院。
按照當時的成績,趙衛平完全能夠進北大、清華,但在填報志愿時,他卻被“外交學院”4個字深深吸引了。他后來回憶說,自己當時本來是想當一名律師的,卻陰差陽錯成了一位外交官。
就這樣,趙衛平的命運和“外交”兩字聯系上了。畢業后,他進入外交部工作,先后在加拿大、美國、薩摩耶等國家擔任過外交工作,目前任駐美國芝加哥總領事。
兩三天打一個電話給父母
遠在大洋彼岸工作,趙衛平卻無時無刻不關心在黃巖老家生活的父母。雖然相隔幾千公里,他每年都會趁著僅有的一個月假期,趕回臺州看望父母和親朋好友。
“一個月內,他大部分時間都要在北京參加外交官輪訓等工作,真正在家里的沒幾天,匆匆地來,匆匆地去。”趙衛平的弟弟趙展說。
雖然相見的時間很短,平時一有空,趙衛平就會給父母打電話噓寒問暖,平均兩三天就會和父母聯系一次。“現在通訊發達了,除了電話,我們也會通過微信等方式聯系。”趙展說。
今年3月份,趙衛平和妻子趁著休假,回到臺州,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在一起幾天后,又匆匆回美國工作了。
“哥哥是個文科生,他平時的愛好就是看看書,有時間和別人下下象棋,比較文藝,生活中也是比較平易近人的,和兄弟姐妹們都關系很好。”趙展說,“哥哥在國外為國家工作,我們都以他為榮。”
原標題: 我有幸見證“中美友誼館”開放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