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鐵路辦獲悉,9月11日,中鐵總公司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批復新建金華至臺州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鐵總計統函[2015]1005號)。可研報告的批復,標志著金臺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再獲突破性進展。這條橫貫臺州東西走向的鐵路建設,將為臺州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強勁動力。
砥礪奮進,二十多載期盼再進一步
按照規劃,金臺鐵路橫貫浙江中東部,連通金華、麗水、臺州地區。線路自金華地區在建金溫擴能改造工程永康南站引出,自西向東經武義、永康、縉云、磐安、仙居、臨海、椒江、黃巖、路橋,最后客貨線分別接入甬臺溫鐵路臺州站和臺州南站。項目全長223公里,其中臺州境內156公里(包括頭門港鐵路支線42.49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按“近單遠雙”建設標準,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控制性工程。
從規劃圖上看,這條東西走向的金臺鐵路與甬臺溫鐵路形成“T”字形,從而連接溝通全國各地。近年來,隨著臺州沿海開發的不斷深入、頭門港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金臺鐵路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對臺州來說,這條鐵路在推動沿海產業帶建設、完善臺州港集疏運系統、加快臺州沿海港口發展、發展壯大臺州臨港產業基礎設施、推動沿線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近年來,金臺鐵路項目前期工作不斷加快。2012年7月,金臺鐵路被列入《浙江省鐵路網規劃(2011-2030)》中的“十二五”重點建設規劃項目;2014年,被省政府列為全省鐵路建設“八八計劃”的重要項目。該項目于2013年6月通過中鐵總公司預可研評審;2014年10月項目建議書獲得中鐵總公司和省政府的聯合批復;同年12月通過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2015年7月通過項目初步設計評審。
今年以來,市發改委(鐵路辦)緊盯“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這個重要環節,狠抓支撐性文件的催編、催報、催批工作,截至今年8月底,該項目可研報批的全部支撐性文件獲得有關部委和省廳的批復。9月11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
創新工作,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提速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是項目前期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步。獲得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可以說就意味著項目正式拿到了“準生證”。為了早日拿到這張“準生證”,市發改委(鐵路辦)組織精干力量,加強了對上、對外、對下等方面的溝通協調,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擲地有聲、鏗鏘前行”的鐵路人精神積極促成可研報告的批復。
由于國家鐵路建設宏觀政策和國家機關部門職能權限的調整,該項目的可研審批機關遲遲未能明確。為此,相關人員主動跑省進京,奔走于國家發改委和中鐵總公司相關司局,匯報溝通、了解信息、掌握動態、贏得主動。
項目投資規模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的核心內容。對此,市發改委(鐵路辦)主動介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配合設計單位對線路方案、投資規模和經濟效益進行了科學論證,為中鐵總公司最后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由于金臺鐵路項目橫貫三個地市、九個縣(市、區),涉及線路長,范圍廣,因此在支撐性文件的編制修改和上報審批過程中,審批部門多,流轉環節眾多,而可行性研究報告前置資料的積累匯總和支撐性文件的上報審批卻恰恰是可研批復的前提條件。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市發改委(鐵路辦)在省市縣級部門和設計單位中積極做好組織協調工作,針對問題及時深入沿線縣市區展開調查研究,就各個專題集中反映的突出問題,多次組織召開對接協調會議,全面分析報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思路,最終協商一致,達成共識。
為了加快批文的送達流轉的速度,市發改委(鐵路辦)采取了專人負責跟蹤服務等多項措施,主動參與文件起草、上門送簽、跟蹤流轉等,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批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據了解,下階段,市發改委(鐵路辦)、金臺鐵路建設籌備組將根據市委、市政府“奮戰三季度、決勝四季度”的工作部署,以“實干論英雄”活動為載體,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積極會同沿線各縣市區,全力推進項目初步設計審批、施工圖的審核、工程招標等工作,力爭實現年底開工建設的目標任務。
原標題: 金臺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