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王先生從臺州醫院出院。他是我市首例接受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的患者,出院日期距離手術時間僅兩天之隔。
新技術不用擔心發生排斥反應
根據院方統計,臺州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率高達7.18%,因乙型肝炎相關性肝硬化引發終末期肝病病例數超過13萬。
目前,國內治療肝硬化晚期通常的方法是傳統藥物和肝移植。“傳統藥物治療的療效有限,而肝移植又由于肝源困難,并且還有后續的排異、費用較高等問題,治療上也受到限制。”臺州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陳華忠介紹。
因此從2007年開始,陳華忠就開始關注用干細胞移植來治療肝硬化這項新技術。
簡單來說,它的基本原理是先從肝硬化患者身上抽取少量骨髓,再用高科技手段分離、提取骨髓干細胞,當干細胞數達到一定量后,在放射或介入條件下將分離出來的干細胞經肝動脈注入肝臟,手術就算完成了。
相比較傳統的治療方式,干細胞移植有著見效快、治療效果好、安全性高的優點,并且沒有肝臟移植所帶來的免疫排斥反應。
陳華忠說,他通過咨詢省內有成功經驗的同行,翻閱相關專業文獻,最終決定將該項技術運用于臨床。
從手術到出院僅兩天之隔
王先生今年40歲,患肝病有十年之久,最近出現了肝硬化并發腹水。
陳華忠認為,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技術比較適合王先生的病情。在征得王先生及其家屬同意后,陳華忠對其實施了手術。
9月8日,臺州醫院感染科、血液科、公共科研平臺和介入中心等10位醫護人員參與了手術過程,經過四個多小時的工作,王先生的骨髓干細胞被順利注入肝臟。
陳華忠說,當干細胞被移植到患者肝臟組織后,就像種入了肝臟的種子,在一定微環境調控下,“入鄉隨俗”地成長發育為肝細胞,然后增殖長出新的肝臟組織,承擔起病肝不能勝任的工作,促使病肝重獲生機。該技術實施過程簡單,加上干細胞采自于患者自身,所以后續的干細胞生長發育過程可以在院外進行。
9月10日上午,患者順利出院。
原標題: 臺州首例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患者出院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