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雙休日,來自山東省的40多位縣長來到了臨安,這些縣長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取經”,趁著臨安市農村電商實訓基地揭牌的契機,通過“理論+實踐”,學習電商崛起的“臨安模式”。
茶葉、筍干、山核桃……這幾年,臨安的電商做得風生水起,通過電商平臺,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銷往全國,2015年上半年,臨安市實現農村電商網銷額10億元,同比增長35%。而除了這些傳統農產品,近兩年,像“小香薯”這樣的新秀也吸引了不少商家和“吃貨”們的注意。
就靠這一顆小香薯,2014年為臨安帶來的總產值就超過了6000萬元。短短的兩年間,臨安市小番薯種植面積已經翻了一番,達到了1.6萬畝,年產量在1100-1300萬公斤左右。
據介紹,臨安小香薯,作為“迷你”甘薯的一個種,是浙江大學從幾千個甘薯品系中精心篩選的珍稀品種類型。
一元硬幣般的粗細,長度也沒比一個成年人的中指長多少。黃心,粉糯,一斤大概有8-10個。
由于從小喝著山間的清澈的溪水長大,占據農場半沙性、弱堿性的最佳土質寶地,小香薯雖然個頭不大,但卻蘊藏了蛋白質、氨基酸、鉀、鈣、鋅、鐵、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纖維素等一大堆營養元素。所以特別受“吃貨”,特別是孕婦和兒童的歡迎。
2013年的時候,為了打響“小香薯”的品牌,臨安最早做“小香薯”品牌的公司——杭州聞遠科技有限公司嘗試做了一次“天目小香薯”的淘寶聚劃算預售活動,5斤36元,全國包郵。
結果很“驚人”——5天預售期,近10萬斤的銷售量。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聞遠科技相關負責人說,那時他們組織參加活動的農戶在臨安種植的天目小香薯有800多畝,一年的生產總量大約在50萬斤,一場預售活動基本上消化掉了這些農戶五分之一的產量。“一直到現在,每天還能賣出1000多斤的小香薯”,
昨天,記者在淘寶上輸入“臨安小香薯”,合并買家后,頁面顯示共有32頁,每頁顯示的15個商家。這樣毛估估,僅在淘寶上銷售臨安小香薯的商家就有480多家。
“商家上午收到網絡訂單,下午就會安排農戶去田里現挖,一般一周左右可以發貨。”臨安商務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說,臨安的小香薯一年能收獲兩次。第一茬在4月底種下,7月底收獲,第二茬在8月種下,10月底收獲。
眼下,正是小香薯收獲的時候,這些新出爐的小香薯正通過一個個快遞包裹,被發往全國各地。
原標題: 電商“臨安模式”開講吸引40多位縣長前來學習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