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臺州頻道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新媒體助力天臺普法轉型升級
2015年08月06日 來源: 臺州日報 通訊員姜 娟

  天臺以微平臺、大普法、潤萬家活動為載體,形成了包括微信平臺、微博平臺、短信平臺和普法網站的“三平臺一網站”普法體系,實現了普法手段的多樣化,促進了普法宣傳的轉型升級。

  傳統普法模式向新興普法載體轉變

  在運用板報、專欄、標語、宣傳單、宣傳展板等傳統宣傳模式的基礎上,天臺縣綜合利用天臺法治網等普法媒介,充分發揮政務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微短信等,進行普法教育。

  2013年,建立起浙江首家普法信息資料庫,分系列對各類法律法規進行編組和整理。目前,有普法短信5000條以上,內容貼近生產、生活,涵蓋面廣。自信息庫建立以來,共發送短信32萬條次。2014年,建立“天臺普法”微信公眾平臺,成為臺州司法行政系統中首家上線運行的微信公眾號。截至目前,共發布信息365期1241條,粉絲達2500人;并首次嘗試利用微信平臺,對公務員學法用法情況進行了無紙化考試,全縣共有領導干部、公務員2307人參考。

  單向普法宣傳向雙向普法互動轉變

  傳統的“擺(擺攤法律咨詢)、講(講法制課)、賽(法律知識競賽)、考(法律知識考試)”等方式,在一定的時期取得過一定的成效,但隨著公眾法治需求的多樣化,普法不應該止步于單向傳輸。

  有感于此,天臺縣對普法短信進行了分類發送:領導干部層面通過普法手機報進行宣傳;“兩代表一委員”層面通過司法局短信平臺進行宣傳;農村村民層面通過鄉鎮街道村信通平臺進行宣傳。針對普法短信發送試運行后的反饋情況,及時調整發送內容和時間,堅持每日發送一條普法短信,并在天臺司法微博開設“微普法”專題,與廣大網民進行互動。

  今年,全面升級改版的“天臺普法”微信公眾平臺,在原有的功能基礎上,添加了“在線服務”“在線互動”“法律超市”等應用型菜單,結合熱門話題開展案件討論、法律點評等,進一步提高了公眾對法治的參與度和關注度。同時,整合資源,使微信公眾平臺與天臺司法微博、天臺縣公共法律服務網、天臺法治網實現互聯,形成“1+1+1+1>4”的整體效應。

  單一普法宣講向普法治理融合轉變

  微平臺、大普法、潤萬家系列活動,積極發揮著微時代新興網絡媒體優勢,用最直接、簡單的方式向市民傳遞法律知識,“三平臺一網站”成了富有天臺特色的法治宣傳金名片。

  加大法治宣傳服務中心工作的力度與密度,天臺縣通過普法短信,針對三個不同群體,在不同時段發送與中心工作關聯度大的普法信息;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設置“學法考試”“法眼看新聞”“新法解讀”“法律常識”等板塊,確保微信普法與群眾學法需求同頻共振;通過不定期開展普法考試和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實現學法用法網絡化、信息化、無紙化。

  今年4月中旬,天臺縣組織開展了2015年學習憲法尊法守法法律知識競賽,在“天臺普法”微信公眾平臺開設了競賽系統,誠邀全縣群眾參與競賽答題,并對成績前100名的參賽優勝個人給予話費獎勵。同時,結合“3·15消費者權益日”“6·26國際禁毒日”及“12·4憲法宣傳日”等主題活動,天臺縣在走上街頭開展法治宣傳的基礎上,在各類法治文化宣傳用品、資料中印制了“天臺普法”微信二維碼、“天臺司法”微博號、天臺法治網網址等,讓不同的群體加入到了新媒體普法中來。

  微平臺系列,或以短信群發、樓宇電視播發,或以微信、微博互動,融法律學習、工作交流、普法教育為一體,猶如一朵朵法治之花,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群眾在生活中、工作中感悟法治精神,在潛移默化中認同法治理念,實現了法治文化與多種文化的有效融合,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學法、人人懂法、人人用法的生動局面。

原標題: 新媒體助力天臺普法轉型升級

標簽: 天臺 普法 平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金子琳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