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黃巖區嶼頭鄉垟坑村受臺風影響,大量泥水石塊從山上沖刷進村,導致村內水路堵塞,危及村莊房屋。村黨員干部和村民一起從5點開始,連續奮戰6個小時,成功分流兩條水路。 通訊員 屠錦櫻 攝
強臺風“燦鴻”帶來降雨災害,臨海杜橋、上盤、桃渚三個鄉鎮的農田大面積受淹,涉及早稻、玉米、芋頭等農作物,總面積達上萬畝。 記者 楊 輝 攝
7月11日,16時40分。今年第9號臺風“燦鴻”,在舟山市普陀區朱家尖鎮沿海登陸。
雖是擦肩而過,“燦鴻”帶來的強風暴雨,依然不可小覷——據市氣象部門統計,9日20時至12日8時,全市過程面雨量108.9毫米,最大降雨點達351.4毫米,最大風速為14級,達44.5米/秒。
在此次抗臺過程中,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提前謀劃、科學部署、全面動員,領導靠前指揮,黨員干部積極行動,各界全力配合,群眾傾情響應,做到了“零傷亡”。狂風暴雨,再一次檢驗了臺州的防臺抗災能力。
7月6日,密切關注。7日,啟動防臺應急Ⅳ級響應。8日,全面部署防御工作。9日,啟動防臺Ⅲ級、Ⅱ級應急響應,進入臨戰狀態。10日,啟動Ⅰ級應急響應,戰斗即將打響。11日,臺風登陸并遠離我市,立即展開災后救助。
審時度勢、步步為營,穩打穩扎、志在必勝。每個燈火通明的夜晚,每個運籌帷幄的白晝,都記錄了臺州上下齊心協力、科學防臺的有效行動。狂風暴雨,再一次淬煉了防臺抗災的“臺州精神”。
科學部署早行動——
領導靠前指揮,力量下沉一線
“燦鴻”11日登陸。而早在7月6日,我市就開始高度關注。吳蔚榮、張兵等市領導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各部門密切關注臺風動向,加強形勢研判和會商,正確決策,全面部署。
7月上旬,尚是梅雨季節,接連出現“燦鴻”、“蓮花”、“浪卡”三個臺風,連多年從事氣象工作的“老氣象人”都說這種現象極為罕見。
7月初,我市尚面臨少雨狀況,氣象部門還在各有關縣(市、區)多次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當“燦鴻”還在1000多公里以外的洋面上時,要不要啟動防臺應急響應,是對黨委政府科學決策能力的考驗。
7月7日,市防指組織召開臺風“燦鴻”、“蓮花”防災減災聯合會商會,經綜合會商研判,臺州要重點防御第9號臺風“燦鴻”。當日12時30分,我市啟動Ⅳ級防臺風應急響應。
“要把防臺風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市領導強調,要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嚴肅紀律,做最壞打算,把防御工作做早、做細、做實。
隨著“燦鴻”一步步逼近,我市于9日啟動防臺Ⅲ、Ⅱ級應急響應。市委書記吳蔚榮從外地趕回臺州,一下飛機就直奔市防指,緊急召開防臺會商會。他在會上強調,各級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以“不死人、少傷人”為目標,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各盡其責,堅決打贏防臺抗臺這場硬仗。
10日,應急響應提到Ⅰ級。吳蔚榮冒雨先后到椒江、三門檢查指導防臺工作。張兵、薛少仙、元茂榮、葛益平等市四套班子領導也分赴各縣(市、區),一線督導防臺工作。
“目前漁船都進港避風了嗎?”“水庫水位多少?”“城市排澇管網運行通暢嗎?”漁港、水庫、地質災害隱患點、避災場所、醫化園區……市領導深入一線,詳細了解各項防臺準備工作及人員撤離等情況,要求各地全力以赴做好各項防臺措施,努力將臺風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燦鴻”逼近,全市風雨交加,市防指辦公室人來人往,工作人員通宵達旦,各司其職。一項項決策在這里作出,一個個通知從這里發布。
深夜了,市防指依然燈火通明。
積極備戰不懈怠——
黨員干部齊心,群眾全力配合
在市級周密部署的同時,基層吹響了集結號。全市159273名干部,第一時間到崗到位。各級各部門嚴格落實防臺預案,黨員干部沖在防臺一線。
10日晚22時,忙碌了一整天的三門縣公安局亭旁派出所所長吳善華,帶著民警上街巡邏、清理路障。次日凌晨2時30分,回到派出所時,吳善華臉色蒼白。凌晨4時多,吳善華腰疼加劇,被送到縣人民醫院,經診斷患有腎結石,需立即輸液治療。
輸液剛到一半,派出所就接到報警,說鎮里一棟危房倒了,可能有人被埋。吳善華拔了針頭就往回趕:“我痛也就痛一時,人命關天才是大事,我必須去現場!”
萬幸,此次事件并無人員傷亡。然而,吳善華說什么也不愿回醫院了,他堅持在所里值班:“哪怕坐在辦公室,也比在醫院安心。”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7月10日,是天臺縣坦頭鎮團委副書記、蒼寶辦事處計生專干施霄虹和老公小趙的訂婚日。早在3天前,施霄虹就請了一天半的假。
10日一大早,施霄虹家里就忙開了。看到“燦鴻”直奔我市而來,她說服父母在12時就提前結束儀式,和愛人一起進村勸說群眾轉移,直忙到21時。安置好群眾,她又和鎮村干部一起幫養雞戶蘆守忠搶險,挽回40多萬元損失。
在基層一線,處處有吳善華、施霄虹這樣的干部。10日,是玉環沙門派出所民警陳宗歡的生日,他8時30分到崗,巡邏查看安置點,再到沙門大壩巡邏,還負責動態接處警。女朋友打了五個電話,他仍在沙門大壩巡邏。他的生日晚餐,是一碗“紅燒牛肉面”。
危急時刻,廣大黨員干部以身垂范、沖在一線。有了他們的拼搏與付出,群眾對防臺工作更加理解,也更加支持。
防御,轉移,安置,全市近2萬個安置點全部對外開放。9日上午10時,來自東北的李德江帶著妻子,從出租房轉移到椒江海門街道中心避災所。李德江說:“房東讓我們來這里避災,我們準備了吃的,在這里很安全。”
10日晚,三門縣珠岙鎮文明村辦公樓里,一群村民圍坐一起聊天看電視。村民蔣梅仙和兒媳通電話時說:“我在村里避災點,大家都在這邊,一切都好,你放心吧。”
市防指統計顯示,至12日20時,全市共轉移23.46萬人。“燦鴻”影響我市期間,無一人因轉移不及時而傷亡。
行動有效順民心——
爭分奪秒搶險,攜手共渡難關
“上來了,上來了。”10日12時43分,就在“燦鴻”直撲臺州而來的關鍵時刻,在椒江臨時錨地,被困的14名“新茂”船員全部獲救。
生命無價,人間有愛。一艘“新茂”輪,14名船員的獲救,背后是臺州各方攜手共渡難關的真情,更是緊急救援的實力、抗擊災害的能力。
重達15832噸的“新茂”輪,是長期停航船舶,主機狀況不穩定。為避臺風災害,7月8日,船長毛必穆派了12名船員上船,想開船前往三門避風。不料,設備故障,只能就地拋錨。
9日,海警嘗試救人失敗。10日凌晨,救援船舶將兩名技術人員送上“新茂”輪。但受臺風影響,風大浪急,14人均無法下船。5時50分,“新茂”輪向臺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求救。
當時,“燦鴻”已加強為超強臺風,正快速向臺州沿海水域逼近,臺州沿海風力超過9級,掀起3到4米巨浪。據氣象部門預測,超強臺風“燦鴻”可能在11日上午登陸溫嶺到象山一帶,嚴重影響臺州。風浪中的“新茂”輪,船身顛簸幅度最大時達40度,隨時有翻船可能,三四名船員精神狀態不佳。
“必須盡快施救!確保萬無一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浙江海事局和臺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吳蔚榮高度關注救援進展。由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胡海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委書記陳祥榮等市區領導及各防指單位主要負責人,臨時組建了后方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并邀請經驗豐富的船老大,共同研究救援方案。
在全力救援下,14名船員平安上岸。參與救援的一家船務公司負責人李欠飛事后說:“幸好救助及時,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在微信等網絡平臺上,網友紛紛為此次救援事件點贊。
路橋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搶險抗災工作。全區上下嚴防死守,特別是沿海的金清、蓬街兩鎮組織黨員干部做好沿海地區的巡防工作,全力做好人員的安全轉移工作。
“燦鴻”來襲,全市各級各部門做了充分準備。“9號臺風‘燦鴻’預計10日晚至11日在我省登陸,并帶來強風暴雨。請關注臺風消息,根據氣象預報,儲備食品和水,減少外出,遠離危險區域。”7日至11日,省防指、市防汛辦不斷發送防臺信息到市民手機,市應急辦、市氣象局、市交通警察局等及時發出預警信息。
我市各大醫院開辟了綠色通道,并準備了充分的急救醫療物資,隨時待命。臺州海關提前在各環節安排值班人員,趕在臺風之前加急驗放,確保通關貨物不受影響。
10日,20時。臨海城區風聲大作,防汛指揮中心座無虛席。臨海市正通過視頻匯報防臺工作:“受風雨影響,上盤、括蒼、尤溪、匯溪4個鄉鎮部分村斷電。”市委常委、臨海市委書記柯昕野通過視頻電話向市領導匯報情況。視頻那端,吳蔚榮馬上追問:“多少個村停電?搶修好了嗎?”
“燦鴻”帶來的風雨,在10日至11日給臺州帶來較大影響。至12日20時,全市供電中斷262條次。臨海東部普降暴雨,造成供電線路故障,經過5小時搶修,28個村及40家企業恢復供電。在黃巖、仙居、三門等地,也出現斷電情況,經過緊急搶修,供電很快恢復正常。
奮發自強有秩序——
多方守望相助,共創安定生活
7月12日,星期天,本該休息的日子。副省長熊建平,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兵,副市長陳才杰等省、市領導趕赴三門,召開防御“燦鴻”臺風和搶險救災恢復生產匯報會。
11日下午,“燦鴻”帶來的風雨還沒完全停止,市農業局派出的工作組,已下到一線指導救災。該局黨組成員、畜牧獸醫局局長王德綱,帶領市區兩級技術人員趕赴黃巖。在新前街道車口村,得知陳雪娥的100畝梨受損、想再種新苗時,農技人員答應幫她聯系苗木賣家。
11日起,連續奮戰在一線的各級各部門,堅守崗位5天的各級干部,開始投入災后救助工作。在全市各地,群眾也積極展開自救。
11日一大早,溫嶺種糧大戶林國明就來到自家田中,開溝排水。他種的566畝早稻,出現倒伏現象,產量將受影響,林國明說:“眼下只能先把水排掉,盡力挽回一些損失。”
11日11時,臨海沿海風大雨急。在桃渚鎮,浙江宏野海產品有限公司養殖基地,部分正在建設的項目出現泥土回填現象?偨浝睃S元明冒雨檢查施工項目后說,得知臺風將影響我市,公司在7日已開始準備,撤走施工人員、加固養殖設施,“等雨停了,我們馬上清理現場,盡快恢復正常工作。”
11日至12日,全市6個縣(市、區)受災。受災人口38.58萬人,直接經濟損失8.83億元。三門在此次臺風中受到重大影響。
“燦鴻”登陸后,三門縣迅速將工作重點轉到減災自救上來。11日晚,該縣召開會議進行全面部署,動員一切力量向災區集結。鎮村干部第一時間調查核實災情,著手開展受災群眾和企業幫扶救助工作,做到每一個受災村都有一個工作組、每一位受災群眾都有一名幫扶干部、每一家受災企業都有一名駐企服務員。
三門派出73個工作組、360余人奔赴各地,恢復公路3處,修復損壞堤防、護岸2公里,完成15個受淹村莊的防疫消殺。相關部門指導落實1.6萬余畝農作物補種、改種,及時幫助落實1.1萬畝水產養殖塘復產。
原標題: 狂風暴雨淬煉“臺州精神”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