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汽車周刊》的報道,中國一直以來都是西方汽車制造商的天堂,如今這個天堂破滅了:汽車銷量停滯甚至下滑。德國汽車專家Stefan Bratzel認為中國汽車市場處在歷史性的轉折點。
德國應用經濟學院汽車管理中心主任Stefan Bratzel教授在中國做了深入調研,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從增長快速的汽車市場轉型為增長適量的汽車市場”。對于德國汽車企業大眾、寶馬和戴姆勒來說,這將嚴重影響他們在中國的表現。
互聯網成為未來中國車業的重要平臺
中國經濟發展放緩給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帶來新挑戰。網絡的蓬勃發展給汽車公司和經銷商帶來了新的商機。
Stefan Bratzel說:“中國已經有6.5億智能手機用戶”。和德國不同的是,很多車企利用網絡平臺來推銷、銷售汽車,網上售車、售后服務以及在線汽車租車服務蓬勃發展。
網絡推動中國汽車市場發展更充滿活力。中國的豪華車購買者平均年齡36歲,68%的新車購買者是首次購車。這和德國的情況完全不同。
Stefan Bratzel認為,德國汽車制造商必須采取行動,提供好的車型并開發銷售網絡這種傳統的經營策略明顯不能滿足中國市場的發展,必須提供汽車共享類的產品。大眾汽車已經開始考察汽車共享產品的可能性。
德國車企缺乏適合中國的車型
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的發展擴大,車型替換迫在眉睫,廉價SUV車型大受歡迎。但是,以大眾為首的德國車企卻沒有這類車型。大眾集團三分之一的銷量都依賴中國市場,今年的銷售情況卻格外蕭條。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研究中心(CAR-Center)的分析顯示,高性能汽車銷售增長,環保汽車銷量不佳。新車平均最大馬力是143ps。
Stefan Bratzel表示,目前德國車企在中國一籌莫展,“現在的問題是銷量下滑是否只是一個能度過的階段”。
除此之外,中國汽車公司的競爭力不斷提高。中國政府鼓勵購買中國本土制造的汽車,也將影響德國豪華車品牌在中國的業績。
原標題: 外媒:中國車市處在轉折點 德國品牌一籌莫展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