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苦于文化課的蔡君欽,一開始剪紙,便神情專注起來。
這是一個“別人家孩子”的故事。
事實上,并不是這個孩子有多么優秀,但看完關于他的特殊的故事,相信你會有跟我們同樣的感觸。
他叫蔡君欽,今年16歲,剛參加完中考。
初中三年,在全班26名學生中,蔡同學的成績排名幾乎永遠是倒數第一。曾有一段時間,他無心學習,考試老交白卷。這樣的結果,足以讓任何一個老師抓狂,讓家長沮喪。
他就讀的學校,是溫州市甌海區仙巖街道第二中學。
這所學校位于城郊,硬件條件相對落后。但是,在每年的中考中,這所中學的成績在全區所有公辦學校中,總是名列前茅。
這也是蔡君欽在全校500多名學生中,顯得特別的一個原因。

他最近的一幅作品,《紅樓夢》里的王熙鳳
但是,他的“出名”,絕不僅僅因為成績差。
就在初三畢業前夕,蔡君欽收獲了人生至今為止第一份也是最大的一份榮譽——學校專門騰出一間教室,為他辦了一場剪紙作品展。
事實上,蔡同學接觸剪紙不足一年,而他被發現有這樣的天賦,離不開他的指導老師,教語文的謝偉珍。正是謝老師用她特有的教育方式,讓這個從來不被人看好的孩子,在一次次的鼓勵中,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
謝偉珍的教學理念,是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可是,蔡君欽對于考試的不在行,卻讓一向頗有耐心的謝老師也無能為力。
“(他是一個)與應試無緣、生存在夾縫間的孩子。”謝偉珍說:
我第一次見到蔡同學,就覺得這個孩子太內向了。第一堂課,師生間自我介紹,他半天才吐出自己的名字,說到愛好,手指撐直,來回搓著。眼神不是求助,而是……停滯。當其他孩子給予掌聲后,他才如釋重負的吐氣微笑,低頭跑回到座位上。
初中三年,蔡君欽像他的第一堂課一樣,只是那樣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更尷尬的,是考試。
“最開始,他總是交白卷。偶爾會寫上幾段話,但卻跟題目完全無關。”謝老師說。
不過,謝老師發現,并不是蔡君欽不想學。“課堂上,他也會參與討論,老師的課件,他也和其他同學一樣在課后要過去,自己學著記錄整理。”
在以考試成績為主要評判標準的學校里,蔡君欽逐漸被邊緣化,只是時間問題。
他一直被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因為太安靜了,很少有老師會關注到他。后來,老師們慢慢熟悉了,從不叫他回答問題,免得冷場大家尷尬。
不過,細心的謝老師發現,這個孩子也有他獨特的一面。
有一次,課本上學的是《惠子相梁》這篇古文。為了讓課堂更生動,謝偉珍讓同學們“角色扮演”文章里講的故事。
蔡君欽扮演一個“搜(莊子)于國中三日三夜”的士兵,搜查結束后,向丞相惠子匯報。臺詞只有一個字,“報!”
這是一個最不起眼的角色,還不如周星馳未成名前扮演的“匪兵甲”。
只見,他繞教室跑了一圈后,大聲喊“報”,這是我聽到的所有同學中喊得最大聲的。然后,他跑到扮演惠子的同學面前,一點也不嫌地上臟,很認真地“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當時我心頭一震,這個孩子,做事真是極其注認真啊!
后來,謝老師就發現了蔡君欽的剪紙天賦。這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謝老師和蔡同學。
蔡君欽
曾寂寞地生活在另一個世界
眼前這個男孩,中等個子,皮膚黑黑的,壯實,說話時下巴會因為緊張而微顫。
蔡君欽指了指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那就是我的座位。”座位后面是黑板報,上面滿是同學們為中考寫的勵志的話。
“你寫的在哪里?”男孩搖搖頭,因為不好意思,他什么也沒寫。實際上,從小學開始,他已經習慣了坐在角落里,那里是和同學們完全不同的世界。
“老師上課時講的內容,我也會認真聽,可就是弄不太明白。”孩子的臉紅了。
考試總是不及格,表揚永遠落不到自己頭上。再后來,即使交白卷,也沒有老師哪怕批評他一句。
是的,這是一個過早被“放棄”的孩子。
直到遇到謝偉珍老師。他說,“她人很好,一頭長長的黑發,跟我媽媽的一樣……”
上初中后,一次語文考試,蔡君欽習慣性交了白卷。謝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蔡君欽低著頭,像所有做錯事的孩子一樣。只是,有點“不習慣”。
“她跟我說,要把會做的都做出來,即便不會做,就猜一個答案,作文就寫自己的心里話。”
班上的同學,也有幾個要好的。男孩掰著手指頭,一個一個地數。
成績不好,蔡君欽曾試著干點別的。他和朋友去打籃球,可別人傳來的球,他連接都接不穩,更別說把球投進籃筐了。
回到家,他從不做作業,因為壓根不會做。可是,連一些簡單的電腦游戲,他也玩不好。
很長一段時間,他連自己都放棄了自己。
謝偉珍老師
難以想象,他竟然有一雙如此靈巧的手
這樣的窘境,一直持續到一年前。那天,謝偉珍無意中聽美術老師說起,班上很多學生的剪紙作業不理想。
謝偉珍學過美術教育專業,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她找了些剪紙圖案,要給學生們“補課”。分完圖案,還有些剩下,就問,“誰有興趣想多剪剪?”
那個一向安靜的男孩,紅著臉走到老師面前,挑了一張最難剪、沒人要的圖案。
可是,當蔡君欽把做好的剪紙交到謝偉珍手上時,她驚訝極了,“真是想不到,他竟然有一雙如此靈巧的手!”
蔡君欽像著了迷,不停地找老師要更難的圖案。
“那段時間,正值初冬,我每天到辦公室后,在辦公桌上幾乎都會看到他的作品,心里總是暖暖的。”謝偉珍說,她開始被這個看起來笨笨的男孩感動了。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寫道:“執著的孩子惹人愛。”
蔡君欽
得到老師同學認可,最開心
蔡君欽記得,第一次剪紙時,他比其他同學完成得都要慢。不過,很多同學會把圖案刻壞,他卻沒有。
“我把作品交給謝老師,她驚訝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很高興地說,剪得比其他同學都要好。”這幾乎是蔡君欽中學生涯中,第一次得到老師的表揚。
他還想要更多。于是,又要了一張更難的圖案。那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件作品——水滸英雄里坐四號交椅的入云龍公孫勝。“這張圖最難的是刻人物身邊的云,要很小心,否則會斷掉。當時我還不熟練,花了一天半的時間才完成。”
最近的一件作品——《紅樓夢》里的王熙鳳。“她身上的漂亮衣服,有很多細小的鏤空。為了完成它,我花了兩天時間。”
“我每次作品交給謝老師的時候,都會得到她的肯定。有時候,她看我在剪紙,還會給我拍照,我心里很開心,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但我不敢去看老師的鏡頭,假裝繼續認真剪紙。”
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在剪紙方面,他卻展現出異于常人的天賦。
“我覺得剪紙并不難,只要認真,別的同學也能做得很好。”蔡君欽說,他每次花上幾小時甚至幾天時間完成一件作品,得到老師同學認可的那一刻,是最開心的。
謝偉珍老師
這個作品展,是他初中三年真正的收獲
在蔡君欽自學了一段時間剪紙后,有一天,謝偉珍老師為了鼓勵他,說,“辦一個展覽怎么樣?”
那時候,蔡君欽才完成了為數不多的幾件作品。
蔡君欽鄭重地點頭。“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得更好,不能辜負老師的期望。”
他更加努力地剪紙,一刻也舍不得休息。
中考前一星期,展覽獲得學校的支持,專門騰出了一間教室作為場地。68幅刻紙作品整齊地擺放在學校勞技教室內,全校師生在課間前來參觀,還有同學和學弟學妹們為他寫的加油鼓氣的紙條。
那天,蔡君欽高興得像過節一樣。
“相比中考成績單,這樣的一個展覽,才是蔡君欽在初中三年里的真正收獲。”謝老師說。
“這個孩子在紙與刀的摩擦中,快樂地游走,在一張張圖紙里,他變得自信和愉悅。”在謝老師看來,目前蔡君欽的剪紙水平還處于模仿階段,沒有自己原創的作品,還只是在刻紙階段。想要更進一步,需要更專業的指導才行。

學校的意見
以他的成績,考職高都困難
校長:
哪所學校能收我這學生
蔡君欽的父母都是非常普通的農村人,務農之余做一些小買賣為生。對于兒子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他們有些欣喜,也有些不安。
“我們對他從來就沒有過多的要求,可能是這么多年,已經習慣他總是比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差吧。”接受采訪時,蔡的父母說。
在父母的印象中,自從迷上剪紙后,蔡君欽再也不玩網絡游戲,再也不跑到外面玩,“回家后,他就躲在自己的房間,吃飯都要叫好幾次。”
父母的不安在于,他們不知道兒子將來能否靠剪紙養活自己和家人。“我們只希望他能學一門手藝,簡簡單單快樂地生活。”
學校的周校長說,按照蔡君欽的成績,別說普高,就算是要求低一些的職高都很困難。
“只是,他才16歲,未來的路還很長。”校長不愿輕易放棄這個孩子。這幾天,他幫忙聯系了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那里有個專業是學甌繡的,有點類似于刺繡,具有溫州特色,跟剪紙藝術差不多,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校長說,如果那個專業能特招蔡君欽入學,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出路。
“打動我的,是他超乎常人的毅力和耐心。可能大部分人會用分數去衡量一個學生的優劣,但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謝偉珍說,在她1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碰到過不少類似的“應試邊緣”的學生,“如果他們最終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愛的領域,并一直堅持下去,對他們、對社會,都應該是一件幸福的事。”
周校長更希望有專門學剪紙的學校,或者專業級的工藝大師將蔡君欽收到門下,“他有這方面的能力,加以培養,會有前途。”
專家的看法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周錦云:
傳統文化需要這樣有恒心的傳承人
66歲的周錦云從17歲開始拜師學藝,由一名堆漆手工藝的學徒,慢慢成長為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同時也將傳承千年的溫州民間技藝甌塑帶進了藝術珍品的殿堂。
目前,周錦云和他的26名弟子,全身心撲在甌塑研究所上。
周錦云了解過蔡君欽的故事。在他看來,傳承甌塑、剪紙這樣的傳統文化,的確需要像蔡君欽這樣的毅力、恒心和耐心。如果多一些相關的專業輔導和教育,這樣的孩子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
讓我們的孩子,接受個性化的教育
聽完蔡君欽的故事,熊丙奇想到了他所知道的另外一個真實的故事:
加拿大的一所學校新來了名學生,老師問他,想學什么。孩子說,想學中國剪紙。但加拿大老師不懂什么是中國剪紙,更沒辦法教他。于是,老師來到當地的華人社區,請來了一位精通中國剪紙的學者,專門為那個孩子教授中國剪紙。
在熊丙奇看來,讓孩子接受個性化的教育,而不是一律以中考、高考的分數來衡量其未來的發展,是目前中國的教育部門急需改進的事。
原標題: 成績倒數的剪紙少年:我的下一張課桌在哪里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