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沿江:化工區的生態之變
2015年06月14日 來源: 臺州日報

  臨海市沿江鎮水洋工業區。

  本報記者楊輝文/攝

  臨海市沿江鎮的水洋工業區塊,一邊是浙江省第三大水系——靈江,一邊是104國道和甬臺溫高速公路,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正因為這樣,從1990年開始,這里發展成了聞名臺州的化工區,經濟上去了,但是犧牲了生態環境。經過關停轉產,眼下這里成了低能耗、低污染企業的集聚區。園區最后一家化工企業的地塊正在翹首等待新的企業入駐,而由此展開的“環?荚”也正在進行。

  企業入駐先過“環?荚”

  沿江鎮水洋化工區最后一家關停的化工企業——匯豐化工廠地塊目前閑置,正在等待新的企業入駐,有意向入駐的企業無一例外地要經歷一場環保考試。5月27日,一家來自黃巖的企業前來洽談,可是因為項目中的一道可能產生廢氣的噴塑工藝而碰了壁。負責招商引資的沿江鎮副鎮長金光輝對企業負責人范禹直接下了拒客令:“范總,我們可以這樣對你說,如果你這個新的項目環保三同時驗收不了的話,那你這個項目絕對進不了我們沿江鎮。”

  對于這樣的場景,負責對接這個項目的沿江鎮工辦主任李榮康很是感慨:“我1990年參加工作就在當時的水洋鎮工辦,那個時候,不管來大的企業、小的企業,我們當時環境保護意識也不怎么強,只要你來的話都歡迎,我們憑著自己的地理環境方便,靠靈江是個招商亮點。”

  正因為排污方便引來的這些企業,靈江的水變黑了,沿江的空氣變臭了,老百姓的呼聲也日益強烈。從2003年開始,臨海市相關部門就啟動了水洋化工區的治理工作,先后對20余家化工污染嚴重的企業依法關停、搬遷,到2005年繼續加大治理力度直到全部關停,并且開始通過引入環?荚嚨哪J絹礤噙x新進企業。

  化工區整改,區域經濟不降反升

  要知道,水洋化工區是當地經濟的支柱,當時大家都擔心化工區關停后,區域經濟會被拖垮。但是,后來的發展,證明這個擔心是多余的。沿江鎮副鎮長金光輝告訴記者:“在水洋化工區關停后,這個產值占沿江鎮總產值80%以上的區塊被10多家低能耗的企業取代,而原先一度因為環境惡臭而無人問津的外王工業區和亭山工業區也陸續有30多家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入駐,這些企業的總產值超過了原來水洋化工區的產值。”

  而這只是看得見的經濟效益,沿江鎮鎮長吳小炸還給我們算了一筆看不見的經濟效益,原來出去招商,說是沿江的就搖頭,但是現在就不同了,“通過環境整治之后,就是說整個環境都提升了,王野這樣的大企業都愿意來我們這里落戶,好的企業引進來,形成一個循環效益,同時我們這個環境更好了,村民門種植的農副產品也增值了。”

  在沿江的采訪過程中,我們也深切體會到了這一變化。竹筍和蜜橘,是沿江鎮最負盛名的農副產品,但是在水洋化工區存在的那幾年,這兩樣享譽市場幾十年的地方名產也被貼上了“有毒”的標簽,而在化工區關停后,沿江竹筍和蜜橘重新獲得市場認可。曾經在沿江辦企業的林春芳也瞅準了這個商機,在毛竹山上辦起了農家樂園,在四月份的竹筍旺季,每天來這里的客人絡繹不絕。林春芳頗有感觸地為化工區的關停叫好:“剛辦的時候,客人都嫌臭,到了2006年開始,這個氣味就變淡,到了現在,來的客人都說我們這里環境好。”

  做生意的一個理念就是做生態

  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沿江鎮在盯緊工業經濟的同時,經營思路也越來越寬廣,沿江鎮牽頭整合了毛竹山、峽谷和周邊的景點資源,準備打造完整的生態線。但是不管經營擴展到哪里,生態這個意識都始終貫穿在當地旅游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在設計當中,沒有砍掉一棵樹,就是這邊有一棵小樹、小竹子,我們都把它保護起來,我們做生意的一個理念就是做生態,只要把生態做好了,保護起來以后,我們的生意才會拓展得更好。”沿江鎮黨委書記應良國說。

  從之前的“臭”名昭著,到不斷引進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再到不斷發展生態產業,沿江鎮當之無愧地獲得了“國家生態鎮”的金字招牌。而水洋化工區的關停整改,對于臨海市的產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生態建設也有著深遠的意義。

 

原標題: 沿江:化工區的生態之變

標簽: 化工區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