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路橋石浜森林公園7月展新姿
2015年06月13日 來源: 臺州晚報 記者羅文彬通訊員張麗

  不但景色美噠噠,同時更具生態功能

  說起石浜公園,路橋人都不陌生。對陶夢婷來說,石浜公園承載了她兒時不少快樂的回憶,但長大后的她再也沒去過石浜公園。“印象中,小時候父母都會帶我去石浜公園玩,那里有不少游樂設施,簡直是孩子們的天堂。”陶夢婷說,那個時候,路橋的公園很少,記得就是石浜公園和街心公園,但后來就不愛去了。

  石浜公園得名石浜山,石浜山山清水秀,當地人喜歡來石浜山登高望遠。然而近年來,山腳下陸續建起了廠房、倉庫、餐飲店等違章建筑,衛生狀況極差,刑事案件高發,當地人漸漸不喜歡來這里玩。

  2013年,在我市“三改一拆”行動中,這個總面積近30萬平方米,號稱臺州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違建王”被分期拆除,改建成森林公園。7月底,新建的石浜森林公園就要和市民見面了。

  公園主體基本完工

  石浜森林公園項目于2014年11月開工建設,項目總概算約3700萬元,目前一期主體結構基本完工。

  走進建設中的森林公園項目現場,新栽的苗木都抽出了新芽,部分觀花植物含苞待放,工人們正忙著平整綠地。據路橋園林管理處工程師項鵬介紹,一期公園主體結構基本完成,工程進度完成80%。

  “森林公園在石浜山東側,依山體而建,占地面積為7.2萬平方米。”項鵬說。

  森林公園根據東西向道路劃分為兩個區塊,分二期實施。一期面積約5.6萬平方米,二期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又根據石浜垃圾中轉站分為南北兩塊,南面區塊因山體匯水較多,順勢設計了一個紅葉湖,在湖邊設有木結構的茅草亭。在植物配置上,主要種植楓香、黃連木、水杉、泡桐、烏桕等色葉樹種。到了秋季,市民就可以觀賞到層林盡染的秋日景象。北區塊以常綠喬木為主,種植了香樟、濕地松等喬木,并配以紅梅、紫薇、紅楓等觀花、觀葉小喬木,原先的沙廠也變成了綠地和竹廊。

  公園處處顯“野趣”

  原先的石浜公園占地1.2萬平方米,按照現在的發展,它應該屬于街頭綠地。石浜森林公園除了面積比它大,定位、造景都明顯不同。森林公園更突出自然、野趣和生態。

  “森林公園顧名思義就是走生態森林路線,我們在植物造景時特別注意利用原有地形、植被、水體,因地制宜布局,減少人工的痕跡。”項鵬說。

  在森林公園,植被種植首次嘗試采用木本和草本混播的組合配植形式,既降低造價、大大降低后期養護成本,又能為市民塑造淳樸的自然景觀。

  在一期北面原沙廠位置,由于靠山,考慮到植被的統一性,公園選擇栽種泡桐、樸樹等山上常有的樹種銜接過渡,使得公園與原有山體背景渾然一體。另外,在北區塊的裸巖壁區域,栽植大片的竹林營造的幽靜景觀空間,既能遮擋巖壁又能對巖壁上滑落的小碎石起緩沖作用。

  按照規劃,二期涉及的垃圾填埋場將進行舊建筑改造利用,設計成籃球場和停車場。

  觀景同時更具生態功能

  公園的湖面、溪流駁岸采用天然石材自然式堆疊、散疊,并布置了鳶尾、美人蕉、梭魚草、菖蒲等近20種水陸兩棲植物,因此即使在枯水期,也會有豐富的景觀效果。此外,公園開挖的湖面、溪流都引自山水,用天然石塊架設小橋連通園路。

  “以前山水采用直接路面排水的方式,一到暴雨天,山上的雨水會帶著泥沙沖到山下,嚴重的時候會影響機動車道通行。現在做了湖面、溪坑,將水引到公園里再匯入城市排水系統,既給公園增添了幾分靈動氣息,又起到排水、泄洪的作用。”項鵬說,在湖面、溪流駁岸處種植水陸兩棲植物也能起到柔化駁岸線、凈化水質的作用。

  “到時會在主入口北面的停車場設置公共自行車點。”項鵬說,公園里的道路以嵌草石板路和瀝青路相組合,方便市民步行和騎行。

   

原標題: 路橋石浜森林公園7月展新姿

標簽: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