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從“污物橫流”邁向“零排放”
2015年05月16日 來源: 臺州日報 記者 朱小兵

  提到養豬,人們第一反應往往是豬舍污物橫流、臭不可聞。的確,傳統的生豬養殖難免和一個臭字相連。

  然而,在臨海尤溪鎮的臺州富越農莊,豬舍整潔,通道干凈,不見蚊蠅蹤影。桿菌生化發酵技術使豬的糞尿通過生化發酵稀釋,實現了污物零排放。

  近年來,臨海市在生豬養殖上主打生態牌,實踐探索出了一條特色飼養道路。“今年以來,臨海的生豬養殖存欄量總數有所下降,但價格有所上升。”臨海市農業局局長蔣友輝說,“我們認為,下階段市場價格將會繼續回升,受國務院新出臺的‘水十條’政策及我省繼續開展的‘五水共治’工作等影響,養殖業將更加突出生態化,規模養殖企業將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建立生態養殖模式

  5月14日上午,細雨蒙蒙,記者來到臨海市白水洋鎮前園村黃水灣,這里群山環繞,空氣中夾雜著泥土的芬芳。臺州目前規模最大的生態養豬場——臺州市九聯生豬專業合作社坐落在此。

  驅車進入豬場,周圍樹木蔥蘢,仿佛置身林園,幾乎聞不到臭味,乍一看,挺難想象這里是養豬的地方。大門右側不遠,是一個覆蓋著一層黑色防透膜的大坑。養豬場負責人林春法介紹,那是個一萬立方米的沼氣池。“沼氣用來發電供場里用,供電部門還鼓勵我們將多余的電賣出去呢。”

  這個豬場規劃養豬一萬頭,目前存欄母豬570頭,肉豬2000頭左右。豬場地面進行了架空,下面鋪設各種管道,母豬產床里面所有的豬糞尿全部集中起來,通過下水道直通到沼氣池,實現了雨污分流,保證了污水不會外泄。林春法還向村民租用了周邊林地1500畝開辟成果園,種植桃、橘子、梨、楊梅、板栗等。“發酵后的沼液可以作肥料。”

  類似這種“豬沼果”的生態養殖模式受到臨海生豬養殖戶們的推崇。目前,臨海已建立了“豬沼茶”等多種生態養殖模式。

  與此同時,當地還倡導養殖戶“移欄上山”建設生態養殖小區。臨海市畜牧局副局長金敬崗介紹,這能使母豬年育成商品豬提高2.3頭,出欄一頭商品豬降低養殖成本35元,每頭母豬增加經濟效益1030元。

  成立產業聯盟

  “生態養殖能實現能量與物質在大農業內部充分循環利用。”金敬崗說,“現在生豬養殖不是規模越大越好,主要看與周邊環境的承載力是否相適應。”

  正因如此,早在2012年,臨海就成立了以企業為主體、產供銷相結合的“生豬產業聯盟”,聚集了“臺州春法畜牧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實行統一引進生豬品種等“六統一”經營模式,逐步建成了集“養、貿、加”于一體的新型產業體系,確保了生豬生產安全。

  目前,“產業聯盟”內的社員遍布全市九個縣(市、區),社員從建立初的53戶發展到292戶,全年飼養能繁母豬8700頭,出欄商品豬13萬頭,實現產值二億元、利潤3000萬元。

  5月14日,在臨海的臺聯九巨農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包包豬飼料按不同類別有序堆放等待運輸。企業負責人胡錫軍介紹,這些飼料專供社員們養豬用的。“我們在5月8日開始了試生產,社員反響好。整個企業年生產能力五萬噸。”胡錫軍說,“我們主要服務社員,實行統一配送,既保證了質量,又能降低成本。”

  仙居縣裕豐農業專合作社是“產業聯盟”成員之一。“豬飼料事關肉豬品質。從‘產業聯盟’的飼料公司拿飼料,用著放心。”合作社負責人吳衛越介紹,目前豬場有存欄母豬200頭、總存欄2100頭,場內清污水分離,并建有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沼液污水處理設施。“省、市、縣的環保部門曾好幾次來突擊檢查周邊水環境,全部達標。”

  解決后顧之憂

  為解決廣大生豬養殖戶的后顧之憂,臨海市農業部門按省生豬保險B條款,開展了生豬保險與無害化處理聯動擴面試點。計劃自今年起,當地對生豬實行統一參保,對所有參保生豬保費由市級財政承擔部分和農戶自負部分予以全部配套到位。目前,臨海市已投資676萬元建成了市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

  此外,“生豬產業聯盟”內部建立了返利機制,實施股金分紅和二次返利政策,社員不但在平時能享受飼料、獸藥等投入品平價供應,在年終時,還能得到社內分紅。

  作為臺州市生豬產業協會會長和臨海“生豬產業聯盟”負責人,林春法不單操勞自家養豬場的事,還為“產業聯盟”而忙碌。他介紹,“產業聯盟”根據各社員飼料用量及生豬出欄量,每月分別按10元/噸和60元/噸進行返利。年終,“產業聯盟”產生的利潤部分,在提取20%發展基金后,根據社員貢獻度大小與股金進行分紅,去年共返利150萬元。

  “我們通過‘產業聯盟’的資源優勢擴大了社員互保資金來源。”林春法說,與單家養殖大戶相比,“產業聯盟”由于聚集了臺州多家規模大戶,融資渠道更多,籌資能力更強。去年,“產業聯盟”就向銀行融資600萬元(按月周轉,累計7200萬元)。“這對更好抵御當前生豬產業市場風險,促進生豬產業的穩定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原標題: 從“污物橫流”邁向“零排放”

標簽: 生豬 產業 養殖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金子琳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