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下午,碧空如洗。一艘滿載的貨輪從高塔聳立的椒江二橋主通航孔駛過,留下一片翻滾的波浪。
雙向六車道的寬闊橋面上,疾馳而過的車流帶起的轟鳴,與江面高亢的汽笛聲遙相呼應。有人在橋面的人行道旁憑欄觀景,神情愜意。
椒江二橋自去年8月8日通車以來,已經成為溝通椒江兩岸、連接臺州沿海產業帶的重要交通節點和集疏運通道。
回望2014年,我市交通工作亮點紛呈、成績斐然:交通建設投資首次超百億元,沿海高速等一批重大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沿海大通道全線通車,市區公交出行分擔率明顯提升……
交通投資首超百億,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去年我市交通建設投資規模累計達105.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市交通運輸局黨委書記、局長黃繼滿說,“投資總量占全市基礎設施投資的24%,在全省排名第三位,這也是我市交通十多年來在全省地市考核中的首次突破。”
交通建設的大投資,掀起了項目建設的新高潮。2014年,我市一批重點項目取得了重大進展——
沿海高速樂清灣大橋、臺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等項目陸續開工,杭紹臺高速完成“工可”批復,臺金高速東延市區連接線、臺金高速東延二期工程分別加快前期專題編報和初步設計審查。
104國道天臺段改建基本建成,74省道南延、頭門疏港公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車。特別是全長92公里的沿海大通道全線通車,為臺州經濟社會向東向海發展疏通了大動脈。
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路橋至椒江沿海公路工程、路橋桐嶼至椒江濱海公路工程、溫嶺市新河至伍佰嶼公路工程等項目完成“工可”上報。
數據顯示,去年全市新建成農村聯網公路192.4公里,截至去年底,我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2283公里,其中一級公路里程增加145公里,年增長率達35.4%。
市區公交更加便捷,出行分擔率明顯提升
椒江開元小區的李先生在市區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他就很少開車上下班。
“坐公交車挺方便,小區門口就有好幾輛車能到單位,好像還增加了不少新車,坐著也蠻舒服。”李先生笑著說。
城市公交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去年,市區累計投入8700萬元,更新、投放公交車245輛,新建成三個公交首末站、21個港灣式公交站點,完成122個公交裸站改造提升。
同時,臺州公交集團通過加密公交班次,優化和調整公交線網,不斷擴大公交覆蓋率,有效解決沿線居民上下學、上下班及出行購物的交通問題,受到了市民歡迎。
為進一步提升公交服務質量,臺州公交集團還開展了文明禮讓斑馬線、優質服務競賽、創建文明示范車等活動,全面提升公交行業文明服務水平。
去年8月22日,臺州公交集團推出七天免費乘車體驗活動,得到市民積極響應,多條線路乘客爆滿,累計免費運送乘客200多萬人次。
據統計,去年市區公交客運總量達5695萬人次,同比增8.4%。目前,市區公交線路達92條,公交車輛總數849輛,公交出行分擔率從兩年前的不足3%提至現在8%,成為城市交通最直觀、最實惠的民生成果。
克難攻堅氣勢如虹,創新舉措亮點紛呈
去年我市交通建設驕人的成績背后,凝結著臺州交通人的心血和汗水。
針對74省道南延臨海段的挖方瓶頸,市交通局及質監、設計部門群策群力、蹲點一線,調整優化施工方案,實現提前通車。
天臺縣為破解104國道改建關嶺至白鶴段6公里的施工難題,縣交通局主要負責人長期吃住在工地,歷經40多天奮戰,確保項目進展順利。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工程的順利推進,也離不開工作舉措的創新。
去年,市公路局橋梁管養做法繼續領跑全省,率先探索實踐橋梁預防性養護和特橋特養工作模式,全市縣道以上三類病危橋梁同比減少45%。我市探索公路治超非現場執法模式這一做法,還得到了省政府王建滿顧問、省交通運輸廳長郭劍彪的批示肯定,在全省推廣。
市交通質監站克服人員力量的不足,實行一崗多職,長期保持滿負荷運行,為我市交通大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質量保障,去年市交通質監站工作考核居全省第一。
市交通勘察設計院提升技術實力,35省道仙居田市至湫山段改建工程勘察設計獲省錢江杯優秀勘察設計獎三等獎、馬頭山邊坡降雨穩定性優化研究獲省工程建設優秀QC小組一等獎。
2015年是“十二五”的決勝之年,也是我市“一都三城”戰略實施的開局之年。交通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官,又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
今年,我市將全面加快路網建設,加快推進沿海高速等重大項目建設、公交示范城市創建和“智慧交通”體系構建,助推經濟發展,服務社會民生。
原標題: 去年全市交通投資累計達105.5億元,全省排名第三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