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浙江省教育廳下發了《關于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全省各設區、市、縣(市、區)在2015學年選擇部分學校啟動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是對我省深化高中課程改革、尤其是去年開始實施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一種呼應。
目前,浙江省義務教育的普及率幾乎達到了100%,已從“有書讀”初級階段,進入到“讀好書”新階段。此次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首次提出將課程分為基礎性和拓展性兩類,著眼于在義務教育基礎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礎上,強化選擇性教育思想,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首次提出課程分為基礎性和拓展性兩類
針對現行中小學課程統一學習內容過多、對學生興趣培養和個性發展重視程度不夠的弊端,《指導意見》首次把義務教育課程分成兩大類:基礎性課程和拓展性課程。基礎性課程指國家和地方課程標準規定的統一學習內容;拓展性課程指學校提供給學生自主選擇的學習內容。
學校要盡可能開發多種類型的拓展性課程,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科目和活動,了解自己的興趣點,找到自己的長處,為將來選擇合適的高中和進入高中后的選課學習打基礎。
其中,拓展性課程可分為知識拓展、體藝特長、實踐活動等三類,小學階段拓展性課程課時占總課時的比例為15%左右,初中為20%左右。一至六年級主要開設體藝特長類和實踐活動類課程;七至九年級全面開設三類拓展性課程,其中知識拓展類課程比例不得超過30%。
改革要玩“加減法”減負增權
本次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既做“加法”也做“減法”,給學校更多課時安排自主權,今后不同學校課業有自己特色的課程安排表。《指導意見》對課時安排設立了兩條底線:第一,不得增加周總課時和周教學總時間;第二,不得“挪用”音體美、品德、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在此前提下,學校可在國家規定的課時比例范圍內,自主安排其他課程的課時,增加拓展新課程的課時。
《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廣泛推薦小班化教育,創造條件廣泛實施協同教學、個別化教學,推廣分層作業、個性化作業和實施性作業。有條件的初中可探索由學自主選擇的分層走班教學。
《指導意見》強調,義務教育課程要做到三個“加強”:加強各學段課程的相互銜接,小學、初中和高中要互相銜接,明確各自的課程目標和教學要求,不要超前教學,也不要互相脫節。加強各類課程、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整合,減少重復交叉的教學內容,鼓勵學習開展跨學科的統籌教學,具備綜合利用各科知識的主題教育活動,提供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加強課內外課程資源的統籌利用,營造協調一致的兩會育人環境,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改變教育評價體系提高課程實施能力
此外,《指導意見》對于教學評價體系也提出深化改革要求,要改變過分強調甄別、分類、比較功能的狀況。
《指導意見》提出了5個方面深化改革要求:第一,梳理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推薦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完善區域教育質量管理制度,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第二,探索推廣過程性皮革加、表現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建立和實施九年一貫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第三,積極推進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第四,嚴格控制區域性“統測”,對“統測”次數和抽樣學生數比例做出硬性規定,建設區域“統測”對學校師生帶來的壓力和對教學的消極硬性。第五,規范校內考試評價,讓學校的日常考試和評價更加科學、更加合理。
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對學校領導和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校長要用好課程安排自主權,走特色辦學之路。今后無論小學還是初中,一專多能的全科教師、多長多藝的優秀教師將備受歡迎。為此,師范院校教師教育專業的招生條件、課程設置和教育模式也有做出相應改變。
原標題: 浙江全面啟動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 首次提出基礎性和拓展性課程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