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傳統茶企開始摸索網上銷售的路子
業內人士建議:我市茶企需適應網上市場新情況
瞄準大眾消費需求,開發新產品
現在正是春茶上市的季節,茶園新芽吐綠,生機盎然。臺州的茶葉名聲在外,也有自己地域特色的品種,天臺山云霧茶、臨海蟠毫、仙居云峰、黃巖龍乾春……
這一兩年來,臺州的茶企也開始逐漸摸索網上銷售的路子,借此拓寬銷售渠道,打響品牌知名度。不過,還存在品牌相對比較分散、產品單一等問題。
地域特色明顯最好賣的就是幾個“金名片”
網上各種茶葉琳瑯滿目,記者在淘寶搜了一下,和臺州茶葉有關的商品共有900多種,來自臺州的賣家也有幾十家。
臨海的林先生在網上經營著一家江南特色館,其中主打產品就是臺州的各種茶葉。“選擇本地的一些茶葉是因為離產地近,拿貨比較方便。”
“這兩年,高端茶葉禮品市場的需求在萎縮,但是大眾消費卻正在興起,喜歡喝茶的人越來越多。很多白領工作忙,沒有根本沒有時間去實體店挑選自己喜歡的茶葉,而且大家的消費習慣也在改變。
“前前后后我也賣過很多種茶葉,牌子越響亮的茶葉就越好賣,特別是以臨海羊巖山、天臺云霧茶等臺州響當當的品牌為主。知名度高,消費者一般直接就買。”林先生說。
不過他也告訴記者,由于自己沒有茶場,也沒有自己的獨立品牌,如果靠代銷茶葉,利潤其實很低。“就拿今年新茶葉春茶特一級的品牌綠茶來說,440元的禮盒,我們代銷的利潤只有12元。”
記者注意到,在這些臺州賣家中,大多是以茶葉經銷商為主,自產自銷的茶企也有,但目前線上做的規模都不算大。
記者從臺州市茶葉產業協會也證實,目前臺州的茶葉在網上銷售都是以經銷為主,真正由茶企主導的線上銷售很少。
一些擁有自己茶場的商家可以將茶葉從茶園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上,省去中間環節,更加的安全便捷。但是為什么臺州的規模茶企對線上銷售“不感冒”?
茶企目前還比較重線下線上針對回頭客比較多
主打“高大上”的旭日茶葉有限公司從早幾年開始做線上茶葉批發,到去年開始正式打入線上零售,算是臺州比較早做線上茶葉銷售的企業。
公司的負責人許旭日告訴記者,經過這幾年的運營,線上的銷售依然不盡如人意。“目前我們在全國各地已經有6家門店,年銷售額幾千萬元,而網絡的銷售和線下銷售相比,還不值一提。”
在他看來,線上網店最終還是為線下實體店服務,“網上銷售對我來說只是一個營銷手段,針對的最主要回頭客,也是一個茶葉品牌的宣傳展示窗口,而真正的銷售渠道還是離不開線下。”
“賣茶葉最終還是以誠信和品質為本,現在網絡還沒有能做到茶葉源頭可追溯,有些加工工藝未必達到標準,網上一些茶葉價格和品質不對稱。網上的茶又沒有辦法提前品嘗,買到的茶未必是適合自己的口味。”許旭日說。
對于互聯網,許旭日的態度是慎重的,“做還是要做,但做不好可能會破壞原先辛苦積累的品牌。線下的旭日茶葉經營范圍很廣,但是線上目前就主打天臺的特色品質茶葉。”
網絡代銷是一些品牌茶企的選擇。同樣抱著謹慎態度的還有臨海羊巖山茶場的負責人朱朝安。“目前我們線下市場也是供不應求,網絡經銷商的群體也很龐大,銷路是沒有問題。”
但是他也不準備放棄線上市場,“網上銷售,可以將臺州茶葉推廣到全國,作為一個宣傳的窗口,這個功能是不可或缺的。今年我們已經計劃大力投入電子商務這塊的建設,企業的未來需要用發展的眼光。”
烏巖春茶場的負責人方耀則直呼自己雖然開了網店卻根本就沒有時間打理網店生意,而且目前還是走批發市場為主,網店經營是邊走邊看。
線上線下融合品牌需形成合力
臺州市茶葉產業協會秘書長林雨也曾做了一番研究。“茶葉上網可以給茶農增收多開一道門,是好事。不過,臺州茶葉上網起步算是比較晚,線上銷售渠道和品種還略顯單一。”
他建議,茶企需適應網上市場的新情況,調整經營結構,瞄準大眾消費需求,開發新產品。“比如可以多開發一些茶的種類,也可以通過一些特色產品的搭售,比如山茶油、茶具等,豐富店內的品種,甚至是開展一些定制化的茶葉,更加多元化。”
另外,他還建議,品牌茶企不僅可以嘗試自己開旗艦店,也可以抱團發展,共同推廣臺州茶的品牌,合力推廣銷售渠道。“不過目前行業內電商氛圍缺乏、專業積累和運作模式不健全、技術型人才匱乏,這些都需克服。”
而在許旭日看來,茶文化還是離不開線下的體驗。今年,他計劃在天臺石梁鎮打造一個集旅游、茶文化、喝茶體驗等于一體的茶旅游文化基地,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提高臺州茶葉的影響力。“茶文化就是要讓大家回歸自然,拉近與自然的聯系。春天來臨,讓大家感受茶葉舞動,多么生機勃勃。”
原標題: 春茶上市臺州茶企“觸”網謀突破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