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早上7時許,一位貴州籍產婦在趕赴醫院途中,在溫嶺13路公交車上生下一個6斤7兩重的男嬰,母子平安。
初為人父的焦先先今年25歲,在溫嶺務工多年,妻子潘女士20歲,夫妻租住在城東街道山南前村。潘女士的預產期是3月2日,等了幾天沒動靜,一直到昨天早上,潘女士感覺肚子里的孩子要發動了,就叫上家人,準備到溫嶺市婦保院生孩子。
幾個人站在馬路邊,不過,這個時段出租車不好打,好不容易才攔下了一輛路過的13路公交車。
“當時,我開車路過溫嶺客運中心附近時,看到前方有幾個人正焦急地朝我揮手。那個女的,明顯是個孕婦,大著肚子,看上去很虛弱,全身都靠在身邊的男子身上。那個地方沒有站臺,按規定我是不能停車的。我稍微猶豫了下,看到那個女的表情痛苦,肯定有急事,再看看馬路上,也沒什么行人和車輛。”公交車司機陳良云說。等車開到,陳師傅一腳踩下剎車。
這時候,公交上有還有六七名乘客。上車后,潘女士開始喊肚子痛,說堅持不住了。這時候,一名乘客大喊:“師傅,后面的站點都不要停,直接去婦保醫院!”
幸運的是,車上的乘客中,有3名溫嶺婦保醫院的員工,她們分別是兒科的張曉微、兒內科的蔣雙麗和護工吳菊領。張曉微是一名護師,工作三年,她和同事蔣雙麗及吳菊領經常坐13路公交車上班。不過,由于3人都不在產科工作,都沒有接生經驗。
吳菊領年紀大,經驗到底豐富一些,她很快發現,潘女士這是要生了。
“當時,產婦是坐在座位上的。我一看不對勁,哪有坐著生孩子的,就一把拉過孩子父親手上的毛毯,鋪在車廂內,讓產婦躺上去。”吳菊領說。
“聽到吳阿姨的喊聲,我很緊張。”張曉微說,她連忙給醫院打電話,讓同事準備好接生的器械。
這時候,潘女士幾乎喊叫著說,孩子的半個頭已經出來了。
“情況緊急,我們只好硬著頭皮上了。”張曉微說,她不停地安慰產婦不要緊張,調整好呼吸,并教她怎么用力。考慮到車上環境,幾名醫務工作者盡量讓產婦及嬰兒不接觸到不干凈的地方,減少感染的可能性。
盡管陳師傅加足馬力往醫院趕,中途還闖了一個紅燈,但還未到醫院,孩子就出生了。
“寶寶出來后,沒有聲音,我們為他清理了呼吸道,結果一下子就哭了出來,聲音很響。”張曉微說,這個“性急”的寶寶是個男孩。從監控看,潘女士上車到孩子出生,只用了5分多鐘。經過醫院的后續處理,目前母子平安。
原標題: 等不及了公交車上生下個胖小子 幸好有熱心公交司機停車接人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