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11點50分,義工隊長張金華和隊友們正在驅(qū)車趕往溫嶺市城南鎮(zhèn)摘梅坑孤老院,探望孤寡老人。隨著雨漸漸變大,車窗蒙上了一層白霧。“毛巾呢?”張金華一手握著方向盤,一手摸索著找毛巾。“隊長,這是新車,打開除霧空調(diào)就好。”后座的鄭穎提醒說。
“還有點不適應(yīng)。”張金華笑著說,“不過有了小顏捐的新車,干起活來輕松多了。”
下面是溫嶺市城南義工隊和兩輛車的故事。
第一輛車的自述
我叫浙J833U2,是一輛開了六年多的柳州五菱。經(jīng)過幾次轉(zhuǎn)手,3年前,我成了溫嶺市城南義工隊的座駕。義工隊幾乎每天都要出門,我載著義工們來往于敬老院、留守兒童之家,看他們給老人理發(fā),陪孩子聊天,我的心里感到由衷的滿足。
可是我的年紀(jì)大了,三年時間,開了六萬多公里,發(fā)動機(jī)老化,常常累得熄火。身上的座位也壞了不少,海綿墊破了,有些人不得不直接坐在鋼架上。窗戶漏風(fēng),車門也沒辦法關(guān)牢,轉(zhuǎn)彎時“啪啪”作響。
去年12月20日,在一次公益推廣活動中,我認(rèn)識了一位新朋友,大家叫她小顏,40多歲,滿臉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小顏在當(dāng)?shù)亟?jīng)營一家工藝品店,平時收入也不高,可做義工挺積極,經(jīng)常放棄午休時間,和大家一起參加志愿活動。
有一天,我?guī)еx工們?nèi)コ悄湘?zhèn)二宅村,給一些困難學(xué)生送學(xué)費。二宅村是一個山村,路況不大好,一路上,坐在“鋼架座椅”上的義工們可吃足了苦頭。在一個急轉(zhuǎn)彎處,意外發(fā)生了,由于方向打得過急,車門“呼”地一下被甩開。
“隊長,這太危險了,我們每個人出點錢,集資買輛新車吧。”鄭穎拉著隊友陳燕文的手說。剛才,陳燕文被甩得撞到了車頂。
“一輛新車得六萬元呢,大家收入都不高,還是克服一下吧。”張金華搖了搖頭。
都是我太老的緣故,我傷心地想著,瞥見坐在最后排的小顏正在沉思著。
第二輛車的自述
我叫浙J6DE20,是一輛新出廠的柳州五菱。2月27日上午,一群戴著紅帽子的人來4S店把我領(lǐng)走了,領(lǐng)頭的那人還鉆進(jìn)副駕駛座,在我身上仔細(xì)地貼上一張紙,上面寫著“讓公益成為一種習(xí)慣”。“我們不能辜負(fù)小顏的一番心意。”那人說。
原來,是小顏捐了六萬元錢,讓我成了城南義工隊的新座駕。
2月26日中午,小顏來到銀行,向張金華的賬戶上匯了3筆錢,前兩筆分別是9800元和9600元,在柜員機(jī)上操作,第三筆是40600元,在柜臺上存的。
為什么要分三筆,因為存五萬元以上就要用到身份證了,小顏不想讓別人知道。
收到錢的張金華嚇了一跳。“一開始還以為是誰匯錯了,后來看到總額是六萬元,心里有了個底。”
張金華找微信群里的朋友一個個問過去,可每個人都說不知道。老張急了,在群里撂下一句:“這筆錢來源不明,我不能用。”
這下子,小顏才“招供”。“看著大家都這么辛苦,我覺得應(yīng)該做點什么。”小顏說,自己做義工沒多久,很佩服大家,也希望大家開展活動能更安全一些。
這就是我的來歷,如今,我已經(jīng)“出勤”四次,開了100多公里。每次從“老大哥”浙J833U2身邊出發(fā),我都能聽到它的祝福聲,真希望義工們的工作越做越好。
原標(biāo)題: 義工隊的兩輛車
看臺州新聞,關(guān)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